各为道友,谁能列举一些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例子
各为道友,谁能列举一些科技发展弊大于利的例子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不但存在大量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废旧垃圾,而且,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配置低、不容易升级的电脑产品也逐渐变成了新型的电子垃圾。
欧盟发表的有关电子及电器废物的报告指出,每5年这类电子垃圾便增加16%~28%,比总废物量的增长速度快3倍。据估计,到2004年,废旧的电脑仅美国就会增加至3.2亿台。
电脑废弃所造成的垃圾的增长速度超乎人们想象,这一增长在发达国家更是惊人,有资料显示,世界废弃电脑很快就将达到6.8亿台。作为网络时代的高科技垃圾,已经成为地球的负担,如何处理这些电子垃圾,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废旧电脑的危害
也许您还不知道这些电子垃圾带给我们的危害有多大,外表亮丽、功能强大的电脑和其他电器从环保角度看来是一堆剧毒品的结合。制造1台个人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而这些原料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比如1台15英寸电脑显示器就含有铅、镉、水银、六元铬、聚氯乙烯塑料和溴化阻燃剂等有害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水银等重金属。每个显示器的显像管内含有4~8盎司铅。不妥善处理,这种物质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电脑的电池和开关含有铬化物和水银,铬化物会透过皮肤,经细胞渗透,少量便会造成严重过敏,更可能引致哮喘、破坏DNA;水银则会破坏脑部神经。此外,电脑元器件中还含有砷、汞和其他多种有害物质。
如果不妥善地处理这些电子垃圾,让这些电脑废弃物丢弃到荒野或垃圾堆填区域,这些重金属就会严重污染地下水。这些污染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人类,人们饮用地下水或食用受污染的动植物,甚至直接吸入汽化的重金属后,这些重金属积聚在人体之内,假以时日便会使人中毒。
电子垃圾成灾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到2004年将有超过3.15亿台电脑报废;而到2005年,每1台新电脑投放市场就有1台电脑沦为垃圾。1998年时美国已有2000多万台废弃的个人计算机,这些电子废弃物有700万吨,这个数字将很快达到6亿多台。
目前,废弃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含铅量已占美国垃圾填埋物总含铅量的40%,每年约有45万吨塑料随电子垃圾被填埋或焚烧。由于反对这一做法给美国造成环境污染,美国各州尤其是IT产业集中的西部各州纷纷制定地方法规,禁止掩埋处理显像管、电脑显示器等电子垃圾。
但美国能再处理电脑专用塑料和电脑显示器的专业公司不多,处理印刷电路板金属的厂家也屈指可数。而且这些专业公司由于利润微薄,1吨有毒废物的处理费要400美元以上,谁都没有扩展规模的积极性。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标准低,危险废物的处理费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这种差价使一些垃圾商把大批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美国西部地区回收的“电子垃圾”中,有50%到80%被运到了亚洲发展中国家。而在这些国家,由于处理手段原始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那里的山川、河流以及民众的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
不好意思,上限了,我再说下去
如何化解自己的尴尬局面?
不小心揭了他人短或被他人揭了短,做了错事被人发现或发现别人做了错事,自己或他人遭遇窘迫手足无措,自己未能践朋友之约或朋友未践自己之约……凡此种种都不免尴尬,面红耳赤下不了场。尴尬能消磨人的意志与勇气,使人因此而畏首畏尾起来。
肉体凡胎免不了不犯错误。不小心揭了他人短或被他人揭了短,做了错事被人发现或发现别人做了错事,自己或他人遭遇窘迫手足无措,自己 未能践朋友之约或朋友未践自己之约……凡此种种都不免尴尬,面红耳赤下不了场。尴尬能消磨人的意志与勇气,使人因此而畏首畏尾起来。此种场合,若暂且放弃 常规思维,出之以幽默,也许能事半功倍、如汤沃雪,瞬间即将尴尬化解得一干二净。
以幽默化解尴尬,方法多多,在此仅举四例:
一曰自嘲法。
适用于处境窘迫的场合。有了过错,受到别人过分嘲讽,可以顺着对方的思路通过自嘲化解之。不要忘记抓住对方弱点,反守为攻,攻其不备。当然,这需要反应 快捷、拿捏到位、恰到好处。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被记者围攻,记者问,总统对于媒体对您与莱温斯基小姐绯闻的报道作何评价?克林顿从容不迫地答道,取笑 我的话已经被世人说尽了,再也没人能说出新鲜的了。语言既尖锐又圆润,自嘲中带有反攻,一下子把球抛到了记者手中,话外音是:你们哪个有本事说出点新花样 来?我洗耳恭听。果然,满场记者顿时语塞。克林顿的回答堪称自嘲法之范例。试想克林顿若表现出抵触情绪,或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必然招致媒体驳难四 起,引发起一轮更猛烈的进攻,那样的话自己就更加被动了。仅略施小技,就使得记者认输,再也无心恋战。幽默帮助克林顿渡过了难以逾越的难关。
二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法。
有人挑起事端,企图以巧言戏弄你,陷你于尴尬境地。如果本意恶劣,而且过分,你完全可以幽默为武器予以还击。幽默素材最好取材于对方话题,让其自吞苦果,将尴尬不知不觉地转移给对方。对待恶人,这也属不得已而为之。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自恃有才学的城里人,遇一乡下人,想奚落他一番,于是向他发难: 请问这位老乡,你有几个令尊?乡下人装作不知,,反问:令尊是什么?城里人以为得手,狡黠地一笑:令尊就是儿子的意思啊。乡下人不动声色地 说:噢,原来如此,那么请问您有几个令尊?城里人没有思想准备,一时竟无言以对,气得直翻白眼。乡下人步步紧逼,佯作安慰状:原来您膝下无子。我倒 是有两个儿子,可以过继一个给您当令尊,不知可否?城里人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只好悻悻而去。乡下人做得有理有节;既给对方上了一堂损人必损己的 课,又达到了维护尊严的目的。
三曰将错就错法。
此法适用于同时化解自己与他人同 处尴尬的场合。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人做事不慎造成你的尴尬,你若只顾排除自己的尴尬,全然不顾对方,也许会使对方陷入更深的尴尬之中,自己虽 然将尴尬化解掉了,但心里并不一定舒服。在这种场合,最好的办法是将错就错,索性把双方的尴尬一起化解掉。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有一次,托翁 去火车站迎接一位来访的朋友,在站台上被一个刚下车的贵妇人误认为搬运工,便吩咐托翁到车上为她搬运箱包,托翁毫不犹豫地照办了,贵妇人付给了托翁五个戈 比。此时,来访的朋友下车见到托翁,赶忙过来同他打招呼,站在一旁的贵妇人才知道这个为她搬行李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托尔斯泰。贵妇人十分尴尬,频频向托翁 表示歉意并请求收回那五个戈比,以维护托翁的尊严。不想托翁却表示不必道歉,和蔼地对贵妇人说,无须收回那五个戈比,因为那是我应得的报酬。双方尴尬顿时 化解在轻松的欢笑声中。
四曰欲擒故纵法。
适用于化解朋友之间严重分歧的场合。好朋友产生严重分歧不免尴尬,处理不好还会分道扬镳。执拗乃人之本性,用一般方法,一个人是难以改变另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或习惯的。但是若用幽默的方法, 欲擒故纵,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牛顿就用此法改变了哈雷(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物理学家牛顿与天文学家哈雷是挚友,但存在严重分歧:牛顿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是上帝给了地球第一推动力,哈雷则是无神论者。为了改变哈雷,牛顿精心设局,制作了一个太阳系模型,中央是太阳,四周的行星排列有致,一拉曲柄,行星便按照自己的轨道转动,和谐而又美妙。一天,哈雷来访看到模型,不由得摆弄起来,他惊叹地问,如此巧妙之物,是谁造的啊?牛顿摇了摇头说,不 是造的,是一堆废铜烂铁偶然碰到一起形成的。哈雷说,不可能,一定有人造它,并且造它的一定是一位天才。牛顿看火候到了,对哈雷说:这个模型虽然精巧,但比起真正的太阳系,实在算不得什么。连模型你都相信是人造出来的,比模型精巧万倍的太阳系,岂不应该是被一个全能的神用高度智慧创造出来的吗?哈雷听 罢哈哈大笑,从此也相信神了。
看来,幽默这个东西掌握得好,对人还真有帮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