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金属行情 > 正文

经济危机对大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9-24 00:27编辑:冶金属归类:金属行情

一、经济危机对大豆的影响?

经济危机通常会对大豆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一方面,经济危机可能导致人们收入减少以及生活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对大豆等高蛋白植物的消费需求。这可能导致大豆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使农民的收益减少。

另一方面,经济危机还可能限制贸易和投资,降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状况,使得农民的大豆等农产品难以销售,同时导致资金有限,无法进行种植或种植规模减小。

但也有认为,经济危机可以促进国内大豆的消费,从而减少了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同时促进政府扶持本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益。

因此,经济危机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取决于各种复杂的因素。

二、经济危机对期货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一般来说,经济危机会导致经济衰退、企业倒闭等现象,从而导致期货市场交易量下降,投资者心理受到影响,市场风险增大,价格波动剧烈,并且收益可能降低,投资者也可能处于困境之中。

具体原因包括:

1. 期货交易可视为企业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测和对冲,在经济危机中,由于未来的市场走势无法预测,企业会减少对期货交易的依赖,导致交易量下降。

2. 经济危机会导致投资者心理受到影响,投资者可能会对未来的市场进行谨慎评估,从而导致交易量下降。

3. 经济危机还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增大,期货价格波动更为剧烈,使投资者难以控制投资风险。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投资者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减少交易量,注意风险控制以保护本金,避免过度操作。

2. 按照市场走势进行投资识别控制,谨慎评估市场行情,尽可能避免投资风险。

3. 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来控制风险,选择多个领域和产品进行投资,减少单一目标的风险。

4. 多掌握市场情况和信息,及时调整策略和持仓,随时跟进股价,避免错失机会。

总的来说,在经济危机时期,期货市场对投资者有很大的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机会。在投资期货时,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态度,灵活应对市场行情,把握好机遇和风险,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三、2008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

一是外贸进出口增幅回落较快,投资增长有所放慢。进口、出口增长速度分别从9月份的21.3%和21.5%、10月份的15.6%和19.2%,转为11月份分别下降17.9%和2.2%。11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8%,增幅比6月份和10月份分别回落5.7个和0.6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生产显著放缓,原材料价格和运输市场需求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6月份的16%起逐月回落, 11月份下降到5.4%。与此同时,发电量和用电量明显萎缩,11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9.6%;用电量下降8.3%。国内钢材、电解铝、锌等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下跌。11月份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和沿海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也出现回落。

  三是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低迷,消费热点降温。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3%;11月份汽车销售量下降14.6%。同时,近年来消费增长较快的其他商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1月份,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下降32.6%;通讯器材类下降4.8%。

  四是部分企业经营更加困难,就业形势严峻。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现象增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农民工提前返乡增多。

  五是财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金融市场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全国财政收入上半年增长33.3%(主要是汇算清缴去年企业所得税收入较多等因素影响),三季度增长10.5%,由于经济增长减速、企业利润减少、股市和房市低迷等影响,以及政策性减免税收,财政收入呈逐季下滑态势,10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当月同比下降0.3%,11月份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到3.1%。国际金融动荡严重影响了国内投资者信心,股票市场持续低迷;由于企业亏损增加、利润减少,银行体系经营压力加大,潜伏着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

四、2008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出口受阻:由于金融危机,许多国家的经济受到了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下降,中国的出口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中国的出口总额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投资减少: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的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这使得许多人不敢投资。中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例如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等,这也导致了中国的投资总额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下降。

消费增加: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人的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中国政府为了促进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发放消费券、加大旅游消费等,这也使得中国的消费总额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上升。

增加就业:金融危机期间,许多企业倒闭,这使得许多人失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例如鼓励创业、提供就业援助等,这也使得中国的就业总额在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上升。

总的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国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投资总额出现了下降,消费总额出现了上升,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就业增长。在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以应对经济下滑,并促进经济的复苏。

五、1929经济危机对意大利的影响?

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压力所必需的办法,进而走向了扩张的道路。

首先,他希望先吞并埃塞俄比亚,但想达到目的,必先得到英、法默许。

英、法最终对意大利的行为采取绥靖政策,墨索里尼认为时机已成熟,便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了侵略战争,在经过7个月的抵抗之后,因西方国家的出卖和两国实力差距过大,埃塞俄比亚寡不敌众,最终沦陷。

这次战争进一步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软弱无能,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六、1929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1929年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灾难。

1929年经济危机指的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空前的大危机。中国国内正是民族资本家蓬勃兴起之时,当美国经济崩溃,大萧条之时。中国加紧发展民族资本的发展,南京政府特别对江浙两省的民族扶植,特别是纺织,制造等行业有了极大发展。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相比增长187%。政府还趁美金,英镑等货币贬值之际,大幅偿还北洋所欠外债。至1932年底,基本偿清了北洋政府所欠外债。并且还大量购入生产设备,使中国的工业有了一定发展。

中国的发展崛起引起日本的不安,因大萧条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日本。为了转嫁影响,压制中国发展,进一步扩张,日本借机制造了9.18事变。大萧条是随后中国农村崩溃、工业萧条、地产暴跌,金融恐慌的重要因素。

1934年美国实施《白银收购法案》更造成白银价格的大幅上涨。白银价格上涨(本币升值,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全无,小农经济濒临破产,城市工业萧条。白银大量外流,逐渐形成贸易逆差。

七、经济危机对大宗商品影响?

.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恐慌性暴跌,全球经济增速骤降。2008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宗商品遭到恐慌抛售,价格暴跌,市场失灵。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纷纷出台救市政策,力挽狂澜。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同步企稳。代表中国工业品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南华工业品指数止跌于2008年12月,跌幅超过54%。代表国际工业原材料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CRB指数跌幅37%。从2008年二季度到四季度的GDP增速,中国下降了3.8个百分点,经合组织成员国下降了1.2个百分点,美国下降了3.84个百分点。

2.

经济刺激政策推动大宗商品大幅上涨行情,全球经济升温。大宗商品价格超级上涨历时两年4个月,南华工业品指数涨幅达140%,CRB指数涨幅达102%,各国经济随之普遍回升。

3.

藏匿于应对危机尾部的大宗商品价格大跌,对经济的扰动,不同国家影响情况不一。

八、20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由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金融危机造成的世界贸易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际投资减少都对我国出口、外贸和外汇收入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金融危机也对我国的银行业、房地产业和股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扩大内需等,成功地缓解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此过程中,我国政府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行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九、1907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1907年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在1904年摆脱经济危机后,仅仅过了3年,就又在1907年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一次经济危机是从当时最强大的美国开始的。最早受到打击的是钢铁工业,接着是股票行市猛烈下降。从1907年1~11月,美国的铁路股票价格下跌了34%,工业股票价格下跌了40%。大量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1907~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有312家,破产的工商企业达27400多家。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的钢铁生产下降了38~40%,整个加工工业下降了17%。

在欧洲国家中,英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比1900年危机时扩大了 2倍,钢产量下降了19%,造船业减产48%。德国遭受的打击也不轻,钢产量下降了13%,建筑业下降了36%,造船业削减了近36%。这次危机对法国的打击较轻,因为在危机前法国的经济还没有形成高涨,重工业在法国还未充分发展。所以,危机期间法国的钢铁工业和其他工业的下降都比较轻微,整个工业的下降还不到2%,建筑业也只下降了不到5%。

这次经济危机波及到俄国和日本,也影响到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危机的广度表明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已最终形成,不仅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同期爆发,而且经济落后的殖民地、附属国也越来越被卷入到帝国主义国家再生产的周期过程之中。

十、08年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1、出口下降,实体经济受损

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同时,我国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2、中小企业倒闭,失业工人增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破产倒闭主要是导致劳动力市场中低端劳动者失业,这些劳动者以农民工为主,但也有部分城市职工。

金融危机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而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的主力军。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整体就业形势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3、股市起伏不定,股民利益受损

外围动荡是影响A股的主要因素,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度与广度制约着包括A股在内全球股指的企稳。

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触发因素如下: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就在本国金融体系没有理顺之前,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上一篇:黄金是哪种矿? 下一篇:赛菲尔黄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