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工艺?
一、蚀刻工艺?
蚀刻(etching)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wet etching)和干蚀刻(dry etching)两类。它可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最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Weight Reduction)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电子薄片零件精密蚀刻产品的加工,特别在半导体制程上,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工艺流程:
1、来料检验当接到客户需要加工的工件时,首先我们要经过检查,也就是我们目前IQC工序所要做的工作,把接到客户的加工工件抹干净,然后进行仔细检验,把来料中存在的不良品剔除出来,保证投入的产品是良品。
2、静电除尘、喷感光油、检查当来料加工的工件经过IQC检验合格后,就交给下一道工序:喷感光油,但在喷感光油前一定要进行静电除尘,因为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我们抹试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上会存在静电,而静电是可以吸付灰尘的,所以必须经过静电除尘,把静电去除后灰尘才不会吸付在产品上面,完成静电除后就进行下一步工作:喷感光油,喷感受光油的作用主要是为下一道工序感光(爆光)做好准备,将产品前后都喷上感光油,完成喷油工作后,必须对产品进行仔细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产品在喷油过程中有没有喷到油、有没有存留油渣等不良现象出现,当产品检查OK后就要流入下一个工序:感光(爆光)。
3、感光、显影 感光(爆光)是将菲林放在已经喷了感光油的产品上面,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爆光让菲林上的图案在产品上形成,感光(爆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夹具一定要放好,菲林不能歪斜,否则产品图案就会出现歪斜现象,从而产生不良品,而菲林也要定期检查,不能出现折叠现象,否则也会出现不良品。感光(爆光)完成后就要进行下一步工作:显影;显影的目的是通过显影药水将未爆光的地方冲走,经过爆光的地方固化,形成蚀刻图案,经过显影后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检查,把显影不到的地方或图案不良的产品挑选出来,良品则进入下一道工序:封油。
4、封油 所谓封油就是将产品在喷油过程中产品边缘的位置、喷不到油的地方进行人工补油,补油过程中产品的金属部位不可有外露现象,否则经过蚀刻后将会产生不良品,补油完成后再对产品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对产品进行检查,检查OK后才可以放入下一道工序:蚀刻。
5、蚀刻、清洗 蚀刻是整个生产流程的关键工序,主要是将产品通过化学溶液的化学作用将产品经过爆光显影后外露的不锈钢部位进行腐蚀,从而形成我们想要的图案,蚀刻工作完成后对产品进行清洗,将多余的油漆清洗掉,然后经过慢拉机等的清洗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过程。
6、出货检验 经过蚀刻清洗工序完成后的产品即是我们想要的产品,但还要进行FQC最终检验,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剔除出来后才可以交成品仓库安排出货。
二、什么是蚀刻工艺?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 在基体金属基片两面均匀涂敷感光材料采用光刻方法, 将胶膜板上栅网产显形状精确地复制到金属基片两面的感光层掩膜上通过显影去除未感光部分的掩膜, 将裸露的金属部分在后续的加工中与腐蚀液直接喷压接触而被蚀除, 最终获取所需的几何形状及高精度尺寸的产品技术蚀刻技术
蚀刻一共有两大类:1:干式蚀刻; 2:湿式蚀刻。
三、蚀刻工艺的流程?
蚀刻的工艺流程是:
1. 检验
首先对加工工件进行质检,提出不良品,提高良率;
2. 清洁、喷油
对工件材料进行静电除尘之后将干净的工件全部喷涂感光油,为感光做好准备;
3. 感光显影
将菲林试剂涂到工件上完成曝光,之后用显影剂将曝光的地方保留,腐蚀掉未曝光部分形成蚀刻图案;
4. 封油
封油就是对机器喷油中的盲区或者喷不到的位置进行人工补油,确保整个工件都被覆盖掉。之后再进行烘干;
5. 蚀刻
清洗、蚀刻是整个生产流程中最关键的一部,是将工件通过化学溶液的方法把经过爆光显影后外露的部位腐蚀掉,形成设计图案。之后清洗多余的油漆和其他试剂;
6. 质检
加工完成的工件要具备出货条件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质检剔除不良品。
四、蚀刻加工工艺分哪些步骤?
五金蚀刻工艺流程:
1.前处理--喷油(涂油)--曝光--显影--补油--蚀刻--脱膜(清洗)--包装2.前处理--喷油或电泳--镭射--补油--蚀刻--脱膜(清洗)--包装
五、玻璃蚀刻工艺及实例?
玻璃蚀刻是一种在玻璃表面制作图形或文字的加工技术,通常使用蚀刻液将玻璃表面部分蚀刻掉,形成所需要的图形或文字。以下是一般的玻璃蚀刻工艺描述:
1. 设计制作:首先,需要设计出所需的图形或文字,并将其转换为黑白色阶的图像,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2. 制作模板:接着,将设计好的图像打印或转印到透明胶片或胶水纸上,并刻画出所需要的凹凸部分,从而形成一个模板。
3. 确定蚀刻液浓度和蚀刻时间:根据需要蚀刻的图案或文字,确定使用的蚀刻液的浓度,以及蚀刻液的处理时间。
4. 玻璃表面处理:在蚀刻前,需要先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和粘贴保护纸,以保证蚀刻效果。
5. 涂敷蚀刻液:将蚀刻液涂刷在需要蚀刻的部位上,并等待一定时间,直到蚀刻液将玻璃表面蚀刻掉所需要的深度为止。
6. 清洗透明胶片:蚀刻结束后,需要将模板和保护纸剥离,然后用清水清洗掉蚀刻液。
7. 完成商品:清洗后的玻璃表面即得到了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玻璃蚀刻工艺实例:玻璃蚀刻应用很广,例如可以用在家居装饰、礼品制作、珠宝首饰等领域。例如在餐厅、酒店等场所,可以使用玻璃蚀刻技术制作出特别定制的玻璃杯、酒瓶等,以实现个性化标识和场景营造效果。在珠宝首饰行业中,可以使用玻璃蚀刻技术制作透明的珠宝,在透明材料中加入独特的图案,以达到更优美的视觉效果。
六、蚀刻工艺基本知识?
蚀刻是一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式将材料表面的一部分刻蚀掉的加工工艺。在蚀刻过程中,利用液体或气体中的化学物质或物理作用来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局部刻蚀,从而达到制造各种形状和结构的目的。蚀刻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路板、模具、芯片、微机电系统等领域。
以下是蚀刻工艺的一些基本知识:
1.蚀刻工艺分类:按照材料加工方式的不同,蚀刻工艺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种。湿蚀刻是指在液体溶液中进行的刻蚀,而干蚀刻则是在气体环境中进行的刻蚀。
2.蚀刻液:蚀刻液是蚀刻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蚀刻液可以对不同材料进行刻蚀。常用的蚀刻液包括氢氟酸、硝酸、氯化铁等。
3.刻蚀机:蚀刻机是进行蚀刻工艺的主要设备。常见的蚀刻机包括湿蚀刻机、干蚀刻机、光刻机等。
4.蚀刻模板:蚀刻模板是蚀刻工艺中用来制造所需结构的模具。常见的蚀刻模板材料包括玻璃、金属、石英等。
5.蚀刻图形:蚀刻图形是蚀刻工艺中要制作的结构形状。蚀刻图形需要经过CAD设计和光刻等工序进行制作。
七、array蚀刻工艺流程?
array蚀刻工艺是半导体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工艺。1. array蚀刻工艺是半导体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之一,是用于生产半导体芯片的;2. 该工艺可以通过在芯片表面蚀刻掉不需要的部分,实现设计出的电路形状和功能。array蚀刻工艺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方式。干法蚀刻工艺通过涂覆光刻胶形成图形掩体,再通过等离子体蚀刻去除掩体外的材料,最后清洗掉光刻胶;湿法蚀刻工艺通过在液体蚀刻溶液中,溶解或氧化芯片表面多余的材料,从而实现芯片制造的目的。此外,array蚀刻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和可重复性等因素,以确保芯片生产质量。
八、蚀刻填漆工艺流程?
答:
蚀刻填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
1. 预处理;
2. 蚀刻;
3. 清理;
4. 填漆;
5.固化。
解释:
1. 预处理:预处理是对工件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保证蚀刻过程中产生的图案有良好的质量。此过程包括去脂、酸洗、磷化等操作。
2. 蚀刻:在预处理后,使用侵蚀性化学药品如氢氟酸等将材料表面腐蚀,达到所需的图案设计。采用光刻法或丝网印刷法等方式将阻蚀剂(防护层)覆盖在不需要蚀刻的区域。
3. 清理:蚀刻后,将材料表面的阻蚀剂清除,这可以通过化学药品或机械方式进行。
4. 填漆:在蚀刻清理的基础上将所需颜色的漆料填充到蚀刻的凹槽中,形成图案的色彩。
5. 固化:待填漆完毕后,将材料放入烘箱中进行固化,使填入的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拓展内容:
蚀刻填漆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如电子、机械、模具、装饰及广告等领域。优点是图案具有高度精确、色彩鲜艳、持久耐磨等特性。根据需求,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漆料和工艺,例如环保水性漆、油性漆、UV固化漆等,以满足各种性能要求。
九、304不锈钢蚀刻配方?
1.配方要求:蚀刻深度在0.25--0.5mm
2方法
市场上有没有成品不锈钢蚀刻夜? 商品名或成分是在不锈钢管上腐蚀图案用。
HCl\HF混合液。
再给你两个:
1.HF+HNO3+甘油
2.CuSO4+HCl
具体配比不说了
HCL(38%) 210g/L
HNO3(68%) 200g/L
HF(40%) 200g/L
CH3COOH(99%) 20g/L
Na2HPO4.12H2O 10g/l
温度50-55度,处理时间3-8分钟.刻蚀深度0.1-0.25mm,处理后用碱水清洗、热水冲洗,烘干或晒干后钝化,以防刻蚀部位进一步腐蚀,为了美观一般还要电解抛光。
此外工业方法有化学刻蚀和阳极溶解两种方法进行刻蚀。
原料:
感光胶:二苯甲酮(光敏剂)、不饱和树脂(成膜剂)、有机溶剂。显影粉,去皮水,焗漆。
刻蚀液配方:
FeCl :400~500g/L
H PO :20~30g/L
HCl:80~120g/L
再生剂(H O ):适量
电解液配方:
KCl:10%~18%
HCl:5~10g/L
刻蚀工艺:
(1)上感光胶
工业上是用喷枪喷涂或150目的尼龙丝网,用上浆器刮涂感光胶在工件表面,但此方法在实验室难以实现。本实验是用天那水按1:3将感光浆稀释,再用丙酮调成极稀浓度,用喷壶喷淋在工件表面。待丙酮挥发完全后,放入烘炉,在80℃下烘30min。
(2)曝光、显影、封边
将制作好图案的黑白胶片平放在感光胶表面,在紫外光灯下曝光2~3min,曝光后马上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未感光部分溶解,露出部分不锈钢表面。显影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然后把不需要刻蚀的底面和边沿封好保护。
(3)刻蚀
A) 阳极溶解刻蚀
电解法刻蚀不锈钢电解液对工艺影响较大,要求能在电场作用下对阳极金属产生阳极溶解而不产生钝化膜, 还要有电导率高、流动性好、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工业上采用10%~18%的NaCl溶液,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入NaNO3、NaClO3、H 等。本实验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以KCl代替NaCl。同时,由于生成的Fe (Fe )在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淀影响进一步刻蚀,故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HCl,以控制溶液的pH值。
B)FeCl 化学刻蚀
FeCl 化学刻蚀的主要反应式是:2Fe + Fe 3Fe ,Fe +2H Fe +H 。工业上通常是利用耐酸泵把FeCl3加压后喷射到放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工件上。往下喷射的水流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工件刻蚀方向垂直向下。且工件放在传送带上,可实现连续加工。
在刻蚀工程中,要得到线条明晰,刻痕深的图纹,必须控制好刻蚀的时间和温度,刻蚀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刻出的图案模糊,不深;温度太高、时间太长,感光胶和不锈钢的结合力下降,在要刻蚀和非刻蚀的交界处可能出现感光胶脱落,导致图案边缘模糊,影响整体效果。本文得出最佳的刻蚀温度为55~65℃,刻蚀时间为45~60min。
脱皮
刻蚀好的不锈钢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放入脱皮水中浸泡30min,使覆盖在工件上的感光材料全部脱落,露出未被刻蚀的工件表面。
后期处理(上色、打磨)
上色:按照所需的效果,把焗漆填充到刻好的图纹上,放入烘炉中,50℃下烘干,可获得鲜明的色彩效果。
打磨:用金相砂纸对刻好的工件进行打磨,可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程度,获得镜面效果。还可以通过机械、化学抛光的方法对工件作进一步的加工,以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
十、不锈钢蚀刻加工有多深?
不锈钢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photochemical etching),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半蚀刻产品深度可控,最浅深度可达0.05mm,直至蚀刻穿。深度精度公差可达+/-0.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