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怎么判断是“盐”?
一、化学中怎么判断是“盐”?
化学物质纯净物除了单质外,以及酸、碱、氧化物外剩下的便是盐,你如果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氧化物剩下的就一定是盐。
盐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就这么简单。
这样便是最好的答案了,其实这种问题在初四不算问题的,预习难免会有疑问。
呵呵。我是zfoovbal,你知道这么多绝对够了。
二、铅是碱性还是酸性?
【发现过程】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已被人类发现。
【元素描述】第一电离能7.416电子伏特。第二电离能15.874电子伏特。熔点327.5℃,沸点1740℃。密度13.34克/厘米3。银灰色重金属,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空气中表面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变灰暗。溶于硝酸,热硫酸、有机酸和碱液。不溶于稀酸和硫酸。具有两性:既能形成高铅酸的金属盐,又能形成酸的铅盐。
【元素来源】主要存在于方铅矿(PbS)及白铅矿(PbCO3)中,经煅烧得硫酸铅及氧化铅,再还原即得金属铅。
【元素用途】主要用作电缆、蓄电池、铸字合金、巴氏合金、防X射线等的材料。
【元素辅助资料】
铅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源于拉丁文,化学符号是Pb(拉丁语Plumbum),原子量207.2,原子序数为82。铅是所有稳定的化学元素中原子序数最高的。
铅为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它有毒性,是一种有延伸性的主族金属。熔点327.502℃,沸点1740℃,密度11.3437g/cm^3,硬度1.5,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会从矿石中熔炼铅。铅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16%,主要矿石是方铅矿。铅在自然界中有4种稳定同位素:铅204、206、207、208,还有20多种放射性同位素。
金属铅在空气中受到氧、水和二氧化碳作用,其表面会很快氧化生成保护薄膜;在加热下,铅能很快与氧、硫、卤素化合;铅与冷盐酸、冷硫酸几乎不起作用,能与热或浓盐酸、硫酸反应;铅与稀硝酸反应,但与浓硝酸不反应;铅能缓慢溶于强碱性溶液。
铅主要用于制造铅蓄电池;铅合金可用于铸铅字,做焊锡;铅还用来制造放射性辐射、X射线的防护设备;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有较大毒性,并可在人体内积累。铅被用作建筑材料,用在乙酸铅电池中,用作枪弹和炮弹,焊锡、奖杯和一些合金中也含铅。
铅在地壳中含量不大,自然界中存在很少量的天然铅。但由于含铅矿物聚集,熔点又很低(328℃),使铅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利用了。
方铅矿(PbS)直到今天都是人们提取铅的主要来源。远古时代人们偶然把方铅矿投进篝火中,它首先被烧成氧化物,然后受到碳的还原,形成了金属铅。
在英国博物馆里藏有在埃及阿拜多斯清真寺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的铅制塑像。在伊拉克乌尔城和其他一些城市发掘古迹所获得的材料中,不仅找到属于公元前4000年间的各种金属物件,而且有古代波斯人所用的契型文字的黏土板文件记录。这些记录说明,在公元前2350年已经从矿石中提炼出大量铁、铜、银和铅。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巴比伦皇帝汉穆拉比统治时期,已经有了大规模铅的生产。在我国殷代墓葬中也发现有铅制的酒器卣、爵、觚和戈等。
我国在商殷至汉代青铜器中铅的含量有增大的趋势。青铜中铅的增加对于液态合金流动性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使铸件纹饰毕露。
不过,古代人对铅和锡的分别并不是十分明确。罗马人称铅为黑铅,称锡为白铅,以致后来它的元素符号定为Pb。
中外古炼金家和炼丹家们对铅和铅的一些化合物进行了实验,例如在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用今天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就是:
Pb3O4 + 2C ——→ 3Pb + 2CO2↑
还原法制Pb
反应为:PbO+C == Pb+CO↑
PbO+CO == Pb+CO2
实验现象: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黄色粉末变成银白色固体。
直到16世纪以前,在用石墨制造铅笔以前,在欧洲,从希腊,罗马时代起,人们就是手握夹在木棍里的铅条在纸上写字,这正是今天“铅笔”这一名称的来源。到中世纪,在富产铅的美国,一些房屋,特别是教堂,屋顶是用铅版建造,因为铅具有化学惰性,耐腐蚀。最初制造硫酸使用的铅室法也是利用铅的这一特性。
铅的元素符号Pb是来自拉丁名称plumbum 。
三、酸碱的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即:中和反应。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中和反应 例:H2SO4(酸)+Mg(OH)2(碱)= MgSO4(盐)+ 2H2O(水)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 反应类型复分解例:2HCL(酸)+Na2CO3(盐)= H2CO3(新酸)+ 2NaCl(新盐)
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
例:2HCl(盐酸)+Fe(活泼金属)= FeCl2(盐)+H2↑(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 CuSO4(盐)+H2O(水) [编辑本段]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有沉淀或有水或有气体生成。
例:Ca(OH)2(碱)+ K2CO3(盐)= CaCO3↓(新盐)+ 2KOH(新碱)
碱+一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 CO2(非金属氧化物)= CaCO3↓(盐)+ 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编辑本段]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BaCl2+Na2So4=BaSo4↓+2NaCl
这是一个沉淀的反应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置换
例:CuSO4(盐)+ Fe(金属)=FeSO4(新盐)+ 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呈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氧化钙)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故CaO(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钙为微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