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铝有哪些工艺
铸铝有哪些工艺
铸铝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铸造工艺
铸造是铸铝的主要工艺之一。这一工艺涉及制作铝锭、模具设计与制造、熔炼、浇注等环节。铝锭在熔化后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待冷却凝固后得到铸件。铸造工艺可以获得各种形状复杂的铝制零件。
2. 压铸工艺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高压和高速。在压铸过程中,熔融的铝在高压下迅速注入模具中,这种工艺适用于生产大量小型、复杂、高精度的铝制零件。压铸工艺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3. 砂模铸造工艺
砂模铸造是制造大型铸件的一种常用工艺。在砂模铸造中,制作铸件形状的木制模型,然后在周围覆盖砂子形成铸模。铝熔液注入铸模,冷却后去除砂模,得到铸件。这种工艺适用于制造大型、复杂的铝制部件。
4. 精密铸造工艺
精密铸造是采用精密的模具和精确的铸造技术生产高精度的铝铸件。这种工艺涉及到模具设计、制造、铝液调配、浇注等步骤。精密铸造可以生产出高精度、高质量、表面光滑的铝制零件。
以上就是对铸铝主要工艺的简单介绍。不同的铸铝工艺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进行生产。
筷子是谁发明的?最早的筷子是用什么做的?
您好!
很荣幸为您解答.
关于筷子的发明,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以下仅供参考:
筷子是中华民族发明的进食工具。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代,先民已懂得用树枝和竹枝夹取食物。关於筷子的起源,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躭误一分一秒。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锅的肉很烫手,无法立刻用手抓食,他不想浪费时间,便砍下两根树枝,把肉夹出来吃。久而久之,大禹练成了用树枝夹取食物的本领,他的部下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也不会把双手弄脏,於是纷纷仿效,这样就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
筷子古称箸,古籍《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已出现象牙精工制造的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间关于筷子的传说也不少,一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一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还有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
1961年云南祥云大波那铜棺木出土3根圆铜筷,经碳14测定为公元前495年左右春秋中晚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