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铝锭 > 正文

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5-06-22 06:44编辑:冶金属归类:铝锭

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此种反就。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称之为“生物电”。伽伐尼于1791年将此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公布于学术界。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这个“伏特电堆”实际上就是串联的电池组。它成为早期电学实验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打电堆”进行了改良。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也是在1860年,法国的雷克兰士(GeorgeLeclanche)还发明了世界广受使用的电池(碳锌电池)的前身。它的负极是锌和汞的合金棒(锌-伏特原型电池的负极,经证明是作为负极材料的最佳金属之一),而它的正极是以一个多孔的杯子盛装着碾碎的二氧化锰和碳的混合物。在此混合物中插有一根碳棒作为电流收集器。负极棒和正极杯都被浸在作为电解液的氯化铵溶液中。此系统被称为“湿电池”。雷克兰士制造的电池虽然简陋但却便宜,所以一直到1880 年才被改进的“干电池”取代。负极被改进成锌罐(即电池的外壳),电解液变为糊状而非液体,基本上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碳锌电池。

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便于携带,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

人民币是怎么制造的

人民币纸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年度货币发行计划指派北京印钞厂、上海印钞厂、石家庄印钞厂、西安印钞厂、南昌印钞厂、成都印钞厂六家企业印刷。硬币则指派沈阳造币厂、上海造币厂、南京造币厂三家制造。 人民币印制的流程:

纸币的印制,一般上可划分为研究、制版、印刷、整理四道工序。

(1)研究工序:着重考虑纸币的防伪性能及其艺术性,按照国家纸币发行机构的要求,设计纸币图稿。

(2)制版工序:制版对纸币的防伪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纸币印制技术中防伪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版。纸币的制版基本可分为手工雕刻和机器雕刻两种。纸币的制版,是针对设计原稿中的主图、花纹、花饰、线条、文字等进行作业的。主图,如纸币上的人物、风景等是通过手工雕刻成原模的,而文字、线条、几何图案等由机器雕刻,通过照相方式,制作成母版。原横和母版打样之后,需要由相关部门审核,方可制作整张印版。

(3)印刷工序:这涉及到印版的集合调理、纸张、油墨、印刷机等方面。纸币是通过专用的印钞机印刷出来,纸币和油墨两样材料都是由国家许可的相关部门保密特制的,目的是加强纸币的防伪功能。

(4)整理工序:相对纸币被印刷出来之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作,确保无误才能发行流通。这个阶段的作业主要包括了:查漏补缺、印号码、裁切、号码的补印、坏票的替换、数量的统计、包装入库等方面。

总的来说,纸币的印制流程,基本上是按照发下的工序展开的:设计纸币图→制作雕版→制作印版→胶版印刷→凹凸版印刷→印号码→检查大张→裁成单张→检查单张→统计数量→包装放箱→进仓库。

二、纸币的印刷方式

纸币的印刷,通常有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及混合版印刷等方式。

(1)平版印刷:平版印刷俗称为胶印。平版印刷基于油墨的油质与水相斥的原理下,通过亲油性的图案印纹部分及抗油亲水的空白部分,适当加压,使其油墨图案印纹部分转印到纸的表面上。平版印刷的特点是图案印纹与印版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说,其印刷图像平置于印版表面上。平版印刷包括有套印法、叠印法、隔色法、双面印法、花纹对印法等等。平版印刷主要用于纸币背景上大面积的底纹图案或变化复杂的细线花纹上。如民国24年财政部印刷局平版印刷的样本。

(2)凹版印刷:凹版印刷通过着墨于凹陷在印版平面之下的图案印纹,印刷时经过适度的压力,使凹陷的油墨转印在纸的表面上,着墨的图案印纹以立体状置于纸张上。纸币上的主要图案是用手工雕刻版的,通过雕刻师手工精雕细琢而成的粗细厚度不同的线条,伪造极难。因此,雕刻凹版印刷防伪性极高。我国第一套雕刻凹版纸币,是由大清度支部印刷局于1910年印刷的大清银行兑换券,其中的雕刻部分是清政府聘请美国雕刻师海趣完成的。雕刻凹版主要应用于纸币的主要图案上。而世界许多国家也青睐于用雕刻凹版印刷纸币的主图。“无凹不成币”这种说法流行于世界上。

(3)凸版印刷:凸版印刷是最为古老的印刷方法。它是印刷时,将着墨在印版平面上的凸出的图案印纹,再施以压力转印于纸上的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多用于印刷纸币的印章、号码、有签章。

(4)混合版印刷:集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印刷方式,可以叫作混合版印刷。现代纸币多采混合版印刷方式,强化纸币的防伪效果。混合版印刷有:凸版与平版印刷、雕刻凹版与凸版、雕刻凹版与平版、平版、凹版与凸版等。

三、印制的产物

相信收藏家都会留意到纸币印制过程中的产品,对此,他们争相以收藏此类东西为乐趣。的确,在纸币的印制过程中,各个阶段都会有某些“产品”,这些产品还是为数不少的,我们关注到纸币的手绘图或设计图;制版中的母版拓样、印版拓样、色样等;在印刷过程中,还会有试车票、未完成票、坏票等,到了纸币的整理阶段,还会有变体票,有作存档之用而未裁切的大版全张、连张、或是单张的样张,正票等。

(1)纸币的设计图稿

纸币设计者的纸币图稿,或手绘或摄影或剪帖,或结合各种艺术手法等来完成的。这些图稿经由有关部门许可,而进行印刷发行的,被叫做纸币原稿。

(2)母版拓样

雕刻师手工雕刻纸币设计原图到专用的多属版,这块雕刻了纸币设计图案的金属版,就是所谓的雕刻母版,一般是钢或铜版。母版拓样的指母版拓印的样张,以黑色最为常见,又被叫作黑样。

(3)印版拓样

达到相应标准的母版拓样被翻制而成的印版,而这种印版拓印的样张,即是印版拓样。如民国3年交通银行10元的印版拓样。

(4)色样

以各种颜色的油墨拓印在完成的纸币母版上所形成的样张,就是色样。它是专门提供给纸币发行机构择优选择的。如民国25年中央银行法币10元、民国24年中国银行山东版10元背面、民国13年交通银行10元及民国11年云南个碧铁路银行10元。

(5)试车票

纸币印刷的过程中,试车印刷是首当其冲的工序,这考虑到其印刷是高度保密和精细的工作,相关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便有效地掌握纸张的选用和数量。而一些并不完全的在试车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纸币产物就叫做试车票。试车票按规定,原则上要统一集中销毁。但仍有部份试车票因人为因素流出市面上的,被一部分收藏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得。

(6)未完成票

未完成票是指纸币印刷过程中超出规定印量的那部分,而又不加打印号和签章的纸币。未完成票大都被销毁,仅留很少一部分作存档参考之用。

(7)样张

样张又称样票、样本券、见本等。样张就是无流通价值的,发行机构提供给相关银行或人们辨别真假参照的纸币。每种纸币都有相应的样张。

(8)纸币样本册:各发行纸币的银行,为了业务上的往来,将其发行的某版全套纸币或单张,装订成一个小册,附上有关说明文字,交由与之有关联的银行以作参考鉴别之需。

(9)正票:经由相关机构批准,通过合法渠道在市面上正式流通的纸币。

(10)连张票:纸币由母版翻制成印版,一个印版中,往往复制成不同枚数的纸币,构成一个大版。按照印刷机器容量大小,制成多种规格,如有1X4(4枚)、2X3(6枚)、3X3(9枚)、2X

(10枚)、3X5(15枚)、4X4(16枚)、4X5(20枚)等等。

整个印版印出来的纸币,就是大版全张纸币。这种大版全张纸币通常都会加盖“样张”字样的。由于这类纸币数量甚少,被收藏者一致认为是难得的收藏珍品。连张票基本上分为以下种类:

双连纸币:未经过裁切的两枚相连的纸币,有上下连张和左右连张等,前者较多,后者较少。

三连纸币:上下相连接的未经裁切的三枚纸币。

方形纸币:结构成方形的未经裁切的纸币。

四连纸币:上下相连的未经裁切的四枚纸币。

大版全张纸币:一个完整印版印出来而未经裁切过的纸币。

(11)版铭纸币:银行名、面值、号码或印刷等文字和对位的十字线、色票等标记,有时会被加印在样张和母版拓样的四周和上部,这种纸币就是版铭纸币。版铭纸币的流出量较少,收藏价值颇高。

(12)错体票:是指因设计疏忽所造成图文错误的流通纸币。如民国7年中国银行兑换券。

(13)变体票:由于在印刷、加盖、裁张过程中造成误差的纸币。这种变体票具体有以下的类型:

A.倒印:纸币的正面和背面图案,一面或双面倒置的情况。如民国12年河南省银行当十铜元100枚。

B.漏印:在印刷纸币图案、文字或颜色过程中,因疏忽或某种原因,漏掉其中的全部或局部,分为漏图、漏字、漏色等差别。

C.叠印:即纸币的图案或文字重复印刷,使其出现相同双影图。

D.摺印:纸币的正面或背面的一角在印刷中被印刷中被印到相反的一面上去,这是由于纸摺叠不平所引起的。

E.黏印:在印刷过程中,将后一张油墨未干的纸币黏到前一张上而产生倒置的浅色图文,这种情况叫做纸币的黏印。

F.遮白:纸币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受到异物的侵入阻隔而出现一部分空白。空白处越多越明显,该纸币就越珍贵。

G.摺白:纸张因在进入印刷机时放得不平出现了摺叠,导致印刷后,摺叠内的部分未印上图案,打开来出现空白长形,就叫做摺白。

H.轧字:因数字机转动失灵的故障,造成纸币数字的不完整。

I.错号及错字轨:指同一纸币左右或上下字轨或号码不相同。

J.漏盖:所要加盖的纸币,出现全部或局部遗漏,有漏盖签名、印章或地名等。

K.倒盖:所加盖签署、地名、印章、图记等,与原纸币图案顺序不一致。

L.复盖:加盖纸币上加图文重复加印。

M.福耳:某些纸币的一角或多角出现耳朵或蝴蝶状,这种现象叫做纸币的福耳。

N.裁切移位:因裁切不当,使纸币上下左右空白处不均匀和整体的图案没有位居纸币正中,明显的错位就是移位。

O.水印变体:指水印出现倒置、反置,或直式水印变横式水印等现象。

P.其他变体:这种情况有纸币的破版、纸张的错用、颜色的错印、油墨污渍或油墨不足等。

●1.水印

将钞票迎光透视,可以看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具有浮雕立体效果的固定水印。

●2.雕刻凹版印刷

其特点图象层次丰富、色泽浓郁、立体感强、用手触摸有凹凸感。

●3.多色接线图纹

其特点图案上的线条由多种颜色组成,线条相接处无漏白、无错位现象。

●4.磁性印记

用专用磁性检测器在该部位会显示出磁性信号。

●5无色荧光图纹

其特点是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灯照射下可显示出黄绿色字样。

●6.安全线

其特点是将钞票迎光透视,可以看到一条规则的有一定宽度的金属线。

●7.年版号不同

80版壹佰圆券和伍拾圆券背面下部正中印有“1980”字样。

90版壹佰圆券和伍拾圆券背面下部正中印有“1990”字样。 当然会腐烂了,毕竟是纸吗。

上一篇:工地上如何样管理? 下一篇:“亮蓝铝色淀”是否含有铝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