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羟铝主要成分
氯化羟铝的主要成分是由两种主要的原料组成:一类是含铝矿物,包括常见的铝土矿(如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粘土、高岭土和明矾石等;另一类是其他含铝来源,如金属铝、废铝屑、灰铝、氢氧化铝、三氯化铝、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生产较纯的聚合氯化铝产品,通常需要铝锭、铝屑或氢氧化铝作为基础原料,同时硫酸铝和二氯化铝也是重要的配方成分。
在中国,聚合氯化铝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早期起步时主要使用铝灰,因其成本低廉和工艺简单。然而,由于产品杂质较多,这种原料在八十年代后不再适用于自来水净化。随后,粘土矿、高岭土矿和铝土矿成为主要的生产原料,生产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性能逐渐提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尽管渣量较多、外观欠佳。进入九十年代,随着铝业的发展,氢氧化铝成为更为常见的原料选择,同时也有一些工厂使用氯化铝和金属铝等进行生产。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水源特性进行预实验,以确定最佳的药剂剂量。配置溶液时,一般推荐重量比为聚氯化铝固体与清水的2%到5%,例如,3g固体配50ml清水溶解后稀释至100ml。生产用溶液则按1:9到1:15的比例混合。注意,溶液的氧化铝含量过低可能导致水解效果不佳,而浓度太高则不易均匀投加。在运行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沉淀池的情况,调整药剂投放量,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如沉淀池的矾花少且浊度大,可能意味着投加量不足;反之,如果矾花过多且上翻,说明加药过多,应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