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铝锭 > 正文

中国“三大火炉”,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5-07-15 13:42编辑:冶金属归类:铝锭

一、中国“三大火炉”,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三大火炉:重庆 武汉 南京

南京、武汉和重庆三大火炉确实很热,7月的平均气温在3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1.3~44℃,高温延续的时间也很长,每年高于30℃的暑热天数,平均都在70天以上,并且从早到晚,气温的变化不大,不但白天热,夜间也热不可耐。

形成长江沿岸三大火炉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着;其次就是地形的影响。重庆、武汉和南京都在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尤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使气温不断升高;三是这些地方水田网密布,水汽多,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蒸发,出汗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高温加高湿,更使人感到闷热。

实际上这三大火炉还不算热。从35℃以上高温的天数看,在长江沿岸,安庆有20天,杭州21.9天,都比南京的多;九江有25天,黄石25.6天,也比武汉的多;涪陵有36.4天,万县有36.9天,也在重庆以上。在长江沿岸以外的高温“火炉”就更多了,例如,江西贵溪的炎热天数有42.7天,湖南衡阳42.9天,四川开县41.6天。

那么为什么又把南京、武汉和重庆称为三大“火炉”呢?可能是因为它们是知名的大城市,历史上又有许多文人墨客宣传的结果吧

二、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原因

总的来说,是冷空气势力强劲造成的,是拉尼娜现象,不是厄尔尼诺现象。夏季风不稳定?什么意思?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强,导致夏季风势力相对(注意是相对)减弱。

干旱的原因有三点

    一、影响我国的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较多年平均状况偏北、偏强,西脊点偏西。在对流层中低层有反气旋性距平环流(呃,是不是有点太专业了?这点可以不写,了解下),因此,造成无降水天气出现、长时间降水偏少,从而形成旱情。

    二、水汽输送条件不足。夏季给我国带来湿润空气的东南季风及西南季风今年势力明显偏弱。

    三、冷空气势力偏强。冷空气势力强大不利于热带系统(上面说到的两个季风)向北推进。好像是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的反向影响)造成的。

涝灾的成因和梅雨一样,只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加强,加强了这个过程,就不多解释了。

     季风加强,急流加强,副高北面有弱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对峙,出现了对流性降水。同时,  高层急流和南压高压位置都有利于高空气流的辐散,高低空的配置有利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较强降水。(这是解释成因,以下是答题的,别忘了还有梅雨哦)

    1、冷空气势力强劲,导致季风作用加强

    2、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对流性降雨

    3、此次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的高低空配置呈高空高压低空低压,(低空上升补充高空)形成对流降雨

三、长江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从河口区的动力特点来看,在潮流界上下移动的范围内,因河水受潮流的顶托,流速较小,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叉。在河口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缓,泥沙常堆积成浅滩,横阻河口,故名拦门沙,为河口区航运的主要障碍。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过受水体作用的条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向海倾斜的水下三角洲。随着各叉道的消长与心滩的归并扩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缘不断向海推进,而其后缘因滩地淤高,并盖上洪水泛滥堆积物,便变为水上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叉道的不断变迁,在三角洲上往往形成许多交错的滨河床沙堤及湖沼洼地。

三角洲的主要类型有扇形三角洲、鸟足形三角洲和尖形三角洲。

在海水浅波浪作用较强能将伸出河口的沙嘴冲刷夷平的地区,常形成弧形扇状三角洲。我国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扇形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形成扇状轮廓。直至其上再有新河道流经时,这段岸线才又迅速向前推进。因此,随着河口的不断变迁,三角洲海岸是交替向前推进的,并在海滨分布许多沙嘴,使三角洲岸线路略锯齿状。

在波浪作用较弱的河口区,河流分叉为几股同时入海,各叉流的泥沙堆积量均超过波浪的侵蚀量,泥沙沿各叉道堆积延伸,形成长条形大沙嘴伸入海中,使三角洲外形呈鸟足状。由于这种叉道比较稳定,两侧常发育天然堤,天然堤又起着约束水流的作用,使叉流能够继续向海伸长。天然堤一旦被洪水冲积,就会产生新的叉流。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在注入湖泊的河口,也常见有鸟足形三角洲。如我国的鄱阳湖、滇池等湖泊沿岸发育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足形三角洲。

在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河流以单股入海,或只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情况下,只有主流出口处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称为尖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即属这一类型。

此外,与三角洲形成过程相反,河流来沙量较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无三角洲形成,常成喇叭形,这种河口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如杭州湾(钱塘江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港。钱塘江挟沙少,河口海岸下降,潮差大,不仅使河流携带的泥沙不能在河口堆积,而且引起强烈的冲刷,使河口加深与展宽,逐渐形成三角港。三角港更加大了潮差,因而形成著名的钱塘江涌潮。涌潮使泥沙在河口区上段堆积成凸起的拦门沙。

上一篇:新疆隆茂嘉益商贸有限公司怎么样? 下一篇:氯化羟铝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