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棒和铝锭区别
铝棒和铝锭区别
铝棒和铝锭的主要区别如下:
定义与用途:
铝棒:铝棒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铝材料,通常用于制造各种铝制品,如机械零件、建筑材料等。
铝锭:铝锭则是铸造和加工铝材料的原始原料,主要用于工厂铸造铝件。工厂购买铝锭后,会将其熔化并浇入模具内,冷却后形成所需形状的铝制品。
形态与包装:
铝棒:铝棒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铝锭:铝锭通常是小块条状,采用托盘包装出厂,便于运输和储存。
生产过程:
铝棒:铝棒是通过轧制等工艺由铝锭加工而成的。生产特定牌号的铝棒时,需要选择相同牌号的铝锭作为原料。
铝锭:铝锭本身作为原料,无需进一步加工即可用于铸造过程。但在此之前,铝锭可能经过电解等工艺从铝土矿中提取得到。
应用灵活性:
铝棒:由于铝棒已经过加工处理,因此具有更高的应用灵活性,可以直接用于制造各种铝制品。
铝锭:铝锭作为原料,其应用灵活性相对较低,但它是生产各种铝制品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综上所述,铝棒和铝锭在定义、用途、形态、生产过程以及应用灵活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将废铝炼成铝锭的加工方法
废铝料的准备
废铝首先需要进行初步的分类,按照纯铝、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混合料等不同类型进行分拣和堆放。废旧铝制品需要拆解,去除附着的钢铁和其他有色金属部件,然后通过清洗、破碎、磁选和烘干等步骤转化为废铝料。废铝的液态分离是回收铝的未来趋势,这种方法将废铝的预处理和熔铸结合在一起,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显著提高金属铝的回收率。在这个过程中,设备中设置了一个可以允许气体微粒通过的过滤器,在液态层中,铝会沉淀到底部,而废铝中附着的油漆等有机物会在450℃以上的温度下分解成气体、焦油和固体碳,这些物质会通过内部氧化装置完全燃烧。废料在旋转鼓中搅拌,与仓中的溶剂混合,而砂石等杂质则被分离到砂石分离区,废料带出的溶剂通过回收螺旋桨返回到液态仓中。根据废铝料的准备情况和质量,按照再生产品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并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配料时需要考虑金属的氧化烧损程度,特别是硅和镁的氧化烧损比其他合金元素更大,因此需要通过实验预先确定这些元素的烧损率。废铝料的物理规格和表面清洁度会直接影响再生产品的质量和金属的实际回收率。如果废铝除油不干净,最高可能有20%的有效成分会进入熔渣。
再生变形铝合金
废铝合金可以用来生产变形铝合金,如3003、3105、3004、3005、5050等,其中主要是生产3105合金。为了确保合金材料的化学成分符合技术要求和压力加工的工艺需求,必要时需要添加一部分原生铝锭。
再生铸造铝合金
废铝料中只有大约1/4会再生成用于炼钢的脱氧剂,大部分则用于再生铸造铝合金。美国、日本等国家广泛使用的压铸铝合金A380、ADC10等基本上是用废铝再生的。
再生铝的主要设备通常采用燃油或燃气的专用静置炉。
扩展资料
铝和铝合金的塑性加工需要确保产品达到稳定、一致的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表面质量。同时,还需要防止机械损伤和腐蚀,控制晶粒度和组织结构,这些质量要求主要通过生产工艺和设备来保证。铝及其合金通常具有良好的塑性,易于进行塑性加工。硬铝的相组成较为复杂,包含低熔点和金属间化合物等脆性组织,其塑性加工具有一些特点,如需要进行均匀化处理以消除坯锭冷却时产生的内应力和晶内偏析;坯锭表面要进行铣削加工,去除低熔点相产生的表面偏析物。某些铝合金为了提高耐蚀性和加工性还需要进行包铝处理。铝合金具有过热敏感性,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熔炼炉通常使用燃气反射炉或燃油反射炉,容量较大,约为20~40吨;也采用电阻加热反射炉,容量一般为10吨左右。为了缩短装炉时间,提高熔化效率,减少吸收气体和卷入氧化膜,工业上已采用倾转式顶装料圆形炉。熔炼时最好使用快速分析仪器来分析合金成分,并及时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