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到2023年,钢价会“雪崩”吗?
一、美联储加息到2023年,钢价会“雪崩”吗?
11月份以来,尽管钢材市场逐渐从传统的消费旺季转淡,需求预期下滑,但在美联储加息落地之后,悲观预期修复,期螺出现反弹,带动现货价格上涨,且基本面有所改善。
伴随着冬季的到来、需求旺季的结束,当下影响钢价的因素有哪些?价格上涨的驱动力及压力都有哪些?下面我们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1、加息虽落地 流动性风险犹存(偏空)
本月初,美联储议息会议再度加息75基点至3.75-4%。尽管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六次加息,也是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并创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但由于此前市场已经较为充分的预期此轮加息幅度,因此对整体大宗商品市场造成影响相对有限,市场悲观预期修复,期现价格反弹。
同时从近期美国公布的数据来看,一方面,由于美国30年房贷利率破7%,货币条件收紧;另一方面,继美国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跌破50以后,美国的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也再次回落。
也就意味着在连续的加息之下,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就会有较为明显的放缓,因此预估12月美国加息速度将会有所放缓。但由于利率处于高位运行加上美国还会进一步缩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海外市场流动性仍将面临进一步收紧的风险。
2、制造业恢复韧性不足(偏空)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议召开,虽然高层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有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更好结果。
但从PMI数据来看,10月官方制造业PMI及非制造业PMI数据均低于50以下,一方面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表示疫情持续给非制造业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非制造业恢复力度不足,在疫情继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下,对经济恢复预期不容乐观。
3、冷空气来袭 需求环比或下滑(偏空)
近日,气象局数据显示,10日至13日,将有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左右。
尽管11月至今全国日均成交量均值为17.4万吨,高于10月均值15.7万吨,但伴随着冷空气来袭,北方需求将会明显走弱,同时疫情蔓延也一定程度抑制消费,短期需求释放并不牢固。
随着全国多地气温大幅下降后,下游用钢需求将明显下滑。
4、疫情反复 需求释放受阻(偏空)
据卫健委数据显示,8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346例,含本土病例129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989例,其中境外输入107例,本土6882例。
近期全国每日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明显上升,疫情继续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特点,形势严峻复杂。继10月初疫情蔓延以来,本轮疫情已扩散至30个省市。
近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广州、郑州、福州、兰州等省会城市发生聚集性疫情,并导致防疫压力加大。由于跨省跨区疫情增多,多地新旧疫情叠加交织,整体仍然对经济恢复的冲击较大。
5、欧洲加息 极端气候(偏空)
自今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在短短三个月内共加息三次,累计加息20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
市场预计,利率将在明年达到3%左右时见顶,具体而言,欧洲央行将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随后在明年2月再加息50个基点。
在通胀未见顶之前,欧央行加息步伐难停止;近期,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三重”拉尼娜事件。
届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6、采暖季限产决定供应变量(中性)
10月份以来,尽管受疫情影响,传统消费旺季减量,导致钢厂陷入亏损,但钢厂整体减产情况不明显,导致现货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钢厂盈利率下降。
据上周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盈利率为9.96%,环比下降17.75%;日均铁水产量232.82万吨,环比下降3.56万吨。
上周螺纹钢周产量为298.6万吨,周环比虽然减少6.5万吨,但年同比仍高出10.2万吨。那么也就意味着目前无论是铁水产量,还是螺纹钢产量,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但由于当前厂库处于偏低水平,且钢厂减产可能会影响市场份额,所以从这点来说,高炉钢厂减产的动能并不足。不过由于已经进入采暖季后,华北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管控措施是否趋严,这将决定后期钢厂产量变化。
若限产趋严,钢厂减产范围扩大,或使得后期供给压力有望减轻;反之,供给压力难有缓解。
7、原料分化 矿强焦弱(中性)
近期钢厂利润进一步收缩,高炉检修力度增加,铁水延续回落,这也导致部分焦炭两轮提降全面落地,且仍有提降的可能。不过焦煤价格亦出现回调,区域内焦企利润虽边际修复,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下游铁水延续回落态势,焦钢企业观望情绪浓厚。
另外近日发改委对部分煤炭贸易企业涉嫌超出价格合理区域销售煤炭的情况进行核查。在迎峰度冬用煤高峰期下,稳定煤炭市场和价格对保障能源供应、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十分重要。
政策面对煤焦价格或有一定承压;铁矿方面,受近期基本面向好,以及前期超跌下,市场交易复产,盘面铁矿石价格明显上涨,进而带动现货价格反弹,成品材在原料正反馈下有所上涨,但反弹力度有待于观察。
8、美国中期选举(中性)
近日,美国中期选举如火如荼的展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三四十年来的峰值,核心通胀率极高,这点或使得拜登政府失去对参众两院的控制,也将会深刻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走向,而商品价格多少会受其一定的影响。
9、基本面向好 钢价仍有支撑(偏多)
从近几周产业数据来看,受亏损、需求收窄等因素影响,北方有部分钢厂开始主动性限产、减产,减产力度逐步加大,如东北地区螺纹钢厂8家停产、线材钢厂7家停产,致使螺纹钢产量连续下降,供应压力得以缓解;
同时虽然进入消费淡季下,但建筑材库存延续下降态势;表观消费持续回升,且螺纹钢厂库及社库均处于较低水平,在基本面尚未表现恶化的前提下,钢价短期仍有支撑。
综合来看,从宏观大环境而言,无论是美国加息,还是欧洲央行加息,对大宗商品市场仍有一定冲击;从基本面来看,短期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11-12月份钢材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毕竟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但房地产行业仍然没有走出颓势,短期内地产端的用钢需求大概率不容乐观。在供给变量不确定,而需求变量确定性下滑的前提下,基本面矛盾或将呈现逐渐累积的过程,市场对未来消费信心的不足将制约钢材价格反弹的空间。
同时,国家卫健委指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这对大宗商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综上,预计随着需求季节性回落的压力下,供需两端面临走弱的趋势,钢价整体仍然不容乐观。
二、猪价涨,蛋价涨,料价涨,为何牛、羊价格不涨?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来确定的,猪价涨,蛋价涨,料价涨,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牛、羊价格已经在高价位上长期运行,而且供求平衡,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价格自然不会涨价。
猪价涨的主要因素是进入9月份后各个地方的气温逐渐降低,人们消费猪肉量逐渐增加,猪肉消费进入了一年中的旺季,价格自然就会上涨。但是今年在现在9—10月份猪价出现持续上涨是不正常的,因为现在处于猪肉消费的疲软期,因为今年许多地方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反反复复的发生,如果某个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就要封闭,实行静默管理,减少人员的聚集,禁止堂食,许多地区的旅游业和餐饮业停业、学校的学生回到各自家里面上网课,众所周知,旅游业、餐饮业、学校是消费猪肉的主力军,这些消费猪肉大户的停摆,国内猪肉的消费量大幅度减少,没有消费量的增加,猪价是很难持续上涨的。现在还没有到制作腊肉制品的季节,控制餐馆堂食,餐馆聚集消费基本停止,因此现在是处于猪肉消费的疲软时期。现在猪价持续上涨说明养猪业养社会资本进入炒作,资本炒作无处不在,过去是炒房,近几年是炒作蔬菜,前几年国内出现的新名词,“将你军”、“蒜你狠”、“葱一葱”,就是资本进入蔬菜业进行炒作大蒜、生姜、大葱等蔬菜,造成市场的大蒜、生姜、大葱等蔬菜价格翻了几番,造就了一批富裕户,每一种蔬菜炒作后受到损失的是那些跟风种植的农户,他们就是习惯于跟风种植,等大面积种植出来的大蒜、生姜、大葱等蔬菜上市时,这些蔬菜的价格已经回落了,别人赚钱,跟风种植的深度亏本。炒完房屋、蔬菜,今年就来炒猪价。从去年年初开始,生猪价格就持续下跌,到今年三月份每斤肥猪价低于5.50元,养猪人深度亏损,于是政府采取收储过多的肥猪,使上市的肥猪达到供求平衡,促进猪价回升。从三月份开始启动肥猪收储,启动第四次后大多数出现了流拍,说明什么,说明资本已经进入养猪业,这些资本采取自己收储的方法,屠宰企业和肉食品加工企业利用自身条件大量低价收储,现在他们尽量哄抬物价,使猪价尽可能大涨,一旦达到预定的价位就会大量投放市场,赚取更多经营利润。饲料价格的上涨是随着饲料需求量的增加和饲料原料的涨价而涨价的,每年在秋粮收获季节和年底畜禽饲养量达到一年中存栏最高的季节饲料销售价格都会持续上涨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这种高价维持不了多久。
蛋价上涨是正常的,造成今年鸡蛋价格持续涨价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上市鸡蛋减少,现在各个地方的气温下降,特别是北方地区,光照缩短,散养鸡鸡产蛋大幅度减少,同时不论是农村养殖的鸡还是养殖场养殖的蛋鸡,进入秋季后母鸡就要停止产蛋而进行换羽毛,这是禽类的天性。养殖场养殖的蛋鸡换羽是采取人工强制脱羽的方法,停产时间短,但是也要停产两个月左右。农村散养的母鸡,一般是不采取强制换羽,任其自由换羽,那么这类鸡从夏季就开始陆续停产换羽,今天停产几只,明天停产几只,全部换齐后的停产期需要3—4个月,自然换羽的鸡群,换羽有先有后,因此停产时间比较长。年初孵化的小鸡现在逐渐开始产蛋,但是还没有达到产蛋高峰,现在上市鸡蛋是以养殖场为主,散养鸡蛋为辅,上市鸡蛋量不足,鸡蛋处于供不应求状况,现在的鸡蛋价格是比较高的。另一个是消费量增加,今年许多地方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反反复复的发生,如果某个地区一旦发生疫情就要封闭,实行静默管理,人们就要囤积食物,而鸡蛋是首选,鸡蛋营养价值高,烹调简单,容易储藏,因此购买的人群多,鸡蛋价格是见风涨,一般可以涨到每盘30个30元(鸡场蛋,如果是土鸡蛋就要超过每个2元的销售价)。因此今年的鸡蛋从中秋节前一个月开始在高价位上长期运行,我们一个小县城的超市每斤鸡蛋销售价格在7.2元左右,在农贸市场每盘30个26元,与往年比较,每斤上涨2元左右,每盘30个上涨4元。
为何牛、羊价格不涨?主要因素是牛、羊肉价格长期在高价位上运,我们这里每斤牛、羊肉价格都是长期稳定在45元以上,猪肉价格下跌前达到每斤70元左右,猪肉价格下跌后随着缓慢下降。今年牛、羊肉进口量大增,8月份前国内累计进口牛肉量近170万吨,仅8月,牛肉进口量达27万吨,同时还进口羊肉26,636吨,大量进口低价牛、羊肉来平抑国内高价的牛、羊肉价格,因此近期牛、羊肉价格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涨价。
三、银行加息后,已经存入的钱的利息涨不涨?
肯定涨啊,活期是涨,定期不涨的。
四、铜价还能涨吗?
15年跌。15年以后,主流趋势是跌。所以建议持币待购,现金流为王。跌的幅度取决于美元通缩的程度。
另外两个变量,一个是美元量宽,假如、万一、也许量宽的话,铜价会涨。另外一个是人民币量宽以后,铜价可能会有短时间的小幅波动。你假如问为什么的话,答:因为市场比较蠢,需要3~6个月才能反应过来自己比较蠢。回答完毕。
五、铜价为什么涨?
主要和铜的开采量和需求量有关系,需求量量高但是开采量和储量比较少。
六、为什么最近铜价、钢材都在疯涨?
11月主要化工原料共有22个产品上涨,占比20.00%;51个产品持稳,占比46.36%;37个产品下降,占比33.64%。
上涨的前三名产品为焦炭、MIBK、PVC,涨幅分别为4.15%、1.94%、1.93%;
下跌的前三名产品为液氯、燃料油、环氧丙烷,跌幅分别为13.33%、3.57%、2.12%。
全球最大铜业巨头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因冶炼厂的停产时间延长导致精炼铜产量减少,而其他地区的需求强劲,现货溢价较高,明年将削减对中国的精炼铜出货量。
此外,据Mysteel最新调研反馈,2022年11月24日,中国铜冶炼厂代表江铜、中铜、铜陵、金川与Freeport敲定2023年铜精矿长协Benchmark为88美元每干吨/8.8美分每磅,较2022年同比上涨35%。
楼市下行压力下,为缓解当地去化压力和实现“保交楼”目标,不少地方政府开始批量回购或鼓励国企购买商品房。近一个月以来,在河北、贵州、甘肃、吉林等省份,均有下辖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布“政府回购商品房”招标公告,计划回购存量商品房用于筹集安置房源,包括保租房。
2022年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相对低位状态,卖地收入规模较去年有所降低。截至11月23日,年内全国40个重点城市卖地收入1.87万亿元,而去年1月至11月为2.73万亿元。多地正全力开启加速供地模式,以期提升土地市场热度。
七、铜价为什么涨这么厉害?
铜价上涨主要有以下原因:
供给瓶颈:铜矿供应紧张,受疫情、罢工、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全球铜矿供应中断,导致铜产量增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需求强劲: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汽车等行业,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对铜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铜的需求进一步提振。
政策刺激:各国政府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这增加了对铜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推高了铜价。
美元走弱:美元走弱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铜相对其他货币更加便宜,吸引了更多买家,刺激了铜价上涨。
八、07年铜价为什么涨?
07年铜价大涨的原因是市场供需关系引起的。
由于07年中国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建筑业等重要领域需求大幅增加,导致铜的需求量增加,但是铜的生产和供应并未增加同样的速度,导致市场上铜的供应量比需求量少,引起了价格的上涨。
此外,07年更多的市场资本也投资于了铜,推动了价格的攀升。
九、下周铜价会涨还是跌?
涨
原因: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能源危机
十、如果战争来了,铜价会不会涨?
原油上涨是因为供应少了
铜上涨是因为需求高了,子弹炮弹是用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