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有色金属 > 正文

中国古代的「金」指的是黄金、黄铜、还是青铜?

发布时间:2024-10-12 15:51编辑:冶金属归类:有色金属

一、中国古代的「金」指的是黄金、黄铜、还是青铜?

前面同学的回答看了一遍,发现并没有人真正扯清里面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金”,多半是指青铜。那时黄金还不太流行,主要是青铜。

从战国一直到东汉以前的金,通常就是在说真正的金子了。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的金子多做成马蹄形或饼形,每一块就是“一斤”,现在出图的金饼、马蹄金,重量一般就在250克左右,250克,正是汉代一斤的重量。那时候的一两也不是现在的一两,一斤是十六两,一两其实是15.625克左右。金饼的铸造,一块刚好要差不多是一斤,即一金,才行。

韩信赐给漂母一千金,其实就是给了她一千块金饼。这里不能解释成给了人家一千斤铜,太丢人,拿不出手的。同样的,商鞅搞徙木立信,一开始规定的是“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也是给十块金饼,后来没人敢搬,就又说“能徙者予五十金”,价钱提高到了五十块金饼。这时候有人出来搬了,就真给了。

你要敢在城门边上瞎咋呼,说一金其实是15g铜,看商鞅不砸死你!

当然,有的地方,是把一镒黄金唤作“一金”的,这一镒是二十两,比“一斤”要多一丁点。铸造的时候,也是做成类似的形状。

东汉以后社会上就不大用金子了,所以我们看东汉以后的记录,如果赏赐的是金子,一般都会很明确地告诉你“赏金千两”,一定有单位。但“十万钱”里的“钱”,就是我们常说的铜钱了,这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再看“米贵,一斛万钱”,“首饰值七十万钱”。一钱,等于一文,就是一枚铜钱的意思。

一千文(钱)是一贯,或者说是一吊、一缗。元代之后,银子流行,相互之间当然可以兑换。一吊钱约等于一两银子,因此说,“郎吏冯球,家最富,为妻买一玉钗,奇巧,直七十万钱”,这玉钗的价格七十万,乍一看令人吃惊,但其实也就700两银子。

一两黄金和一两白银兑换,有时候能换四五两,有时候能兑十多两,非要估算,大约是十两白银等于一两黄金。李自成想抓崇祯,悬赏封万户侯,首告者赏金千两,这后头就带着计量单位,如果不带计量单位,那就是银子,这个一会儿会说到。李自成的悬赏很明确是金子,不是银子,更不是铜钱,他再抠逼,为了抓皇帝,也不至于赏给人家一千两的铜片子。同样在清朝也是,如果说“一金”,不带单位,就是一两白银,如果带单位,说“一两黄金”,那就是黄金。如清代对部落的赏赐,“月赏金五十两,银二百两”,很明确一定不是铜。

接着刚才说的,重点来了。明清时代,如果单说“金”,就是银子。这主要出现在文人笔记中,说什么东西值多少金,意思是值多少两银子。如《清稗类钞》里,记录达官贵人舍得花钱,买鼻烟壶当时尚,“屑叶为末,杂以花露,一器值数十金,贵人馈遗以为重礼。”这里的数十金,是说数十两白银,而不是数十两黄金。更不可能是铜板了,几十个铜板买的,贵人们也不好意思馈赠当成重礼。

综上,说古代“金”就是指铜,是有严重错误的。春秋的金,大约是在说铜。战国、秦、汉的金,通常就是说的金子。汉以后的金,后面加计量单位“两”的,一定是黄金,但说“赏金三十万钱”这种,赏的就是孔方铜钱。明清时期,不加单位的金,如“值数十金”,这里的一金就是指一两白银。从清末到民国,“一金”就指一个银元了。

因此,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确定的是,很多书上声称的秦汉时期的金其实是铜,我个人是不敢苟同的。

二、中国古代是怎么提炼黄金的?

古代炼金主要需经过5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磨矿:先将矿石放入水碓,通过水力作用将大块的矿石粉碎,然后用石磨磨成粉末。

第二道工序是淘洗:就是将矿石粉末放在水中淘洗,去除不含矿的部分,留下含金银较多的粉末,行话叫精矿粉。

第三道工序叫制团烧结:也就是将含金银的粉末和米饭等混合在一起做成球团,与木炭分层垒成堆,去除硫化物的硫、烧结成松脆的矿团第四道工序叫铅还原冶炼:将矿团铅混合熔炼,进行化学置换,形成含金银的铅块。

第五道工序叫灰吹法:也就是把含金银的铅块放在草木灰上熔炼,吹入氧气,去除铅块的铅。吹去草灰,便可收获高纯度的黄金白银。金矿石,指用人工或机械从矿山开采出来的含金的矿石,其中还含其他金属杂质等。金在常温下为晶体,等轴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

金在常温下为晶体,等轴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纯金为金黄色,含有杂质时其颜色可相应变化。

金具有耀眼的光泽,白光下反射率平均为74%,随着含银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减小。

金的挥发性极差,在熔点温度之上至1300℃几乎无挥发性,但在煤气和CO气氛中挥发性大大增加。

三、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到了唐宋,由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把散文创作推向鼎盛时期,因此韩愈被称为文坛领袖,后来欧阳修、苏轼等人出现,古代散文到达另一个顶峰。

四、中国古代的一两黄金等与现在的多少黄金呀?

这个很难有具体的约数,因为每个朝代黄金的价值也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就像现在我们所提到的黄金,它的价格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是有浮动空间的。不过,有喜爱这方面研究的人统计过相关的比例,像秦时期,一两黄金约合现在的1600元;汉朝的时候一两黄金约合现在的5000元;而到了隋朝时期,一两黄金约合到现在的16000元等,可以说黄金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是越来越稳固了。

五、中国古代散文创作黄金期是什么时候?

中国古代散文创作黄金时期是唐朝。

六、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

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的珍贵历史

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代表着丰富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收藏品中最具价值和稀有性的一种,这些钱币和邮票不仅仅是货币和通信工具,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成为了中国收藏界的明星藏品。

中国古代钱币的魅力

中国古代钱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货币之一。这些钱币以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古代中国的钱币主要由青铜、黄铜和铜质材料制成,通常呈现圆形或方形。每个钱币上都刻有各种图案、文字和纹饰,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古代钱币的形式和造型多种多样,有些钱币使用方孔,以便穿线成串。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方孔铜钱被广泛使用。这些方孔钱币的设计非常独特,形状正方,中间有一个圆形孔,方便悬挂和使用。而秦朝的铜质圆钱则成为中国古代钱币的标志,广泛流通并延续至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钱币的收藏价值主要取决于其稀有性和保存状况。有些钱币因为历经岁月的洗礼而造成磨损,但这也增添了其历史意义和独特魅力。而相对完好保存的古代钱币,不仅对历史有着珍贵的记录和研究价值,还能成为收藏家们热衷追寻的宝贝。

邮票的传承与收藏

随着邮政业的兴起,邮票作为官方认可的邮件贴纸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邮政服务和通信工具的一部分。而中国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延续了中国悠久的书法、绘画和印刷技术的艺术传统。

中国古代黄金邮票是中国邮票中最具价值和独特性的一类。这些邮票以黄金材质制成,往往呈现出精美的图案和复杂的雕刻工艺。黄金邮票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技术要求。这些邮票通常以限量发行的方式出现,并被广泛收藏。

中国古代黄金邮票的收藏价值除了取决于其制作材质和工艺精湛程度外,还与其历史背景和珍稀程度有关。这些邮票经常以具有特殊纪念意义和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方式发行,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

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的保护和传承是收藏界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得以保留,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 专业保管:收藏家可以将钱币黄金邮票放置在专门的保险箱或保险柜中,以防止丢失或受损。
  • 恰当展示:如果决定展示收藏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展示架和展览环境,并避免阳光直射和湿度过高。
  • 定期保养:钱币黄金邮票需要定期保养,包括清洁、防锈和防潮处理。建议请专业人士参与以确保保养过程得当。
  • 学术研究:对钱币黄金邮票的学术研究和文献整理非常重要。通过研究和记录,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古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除了保护之外,传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鼓励年轻一代关注、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教育和培养兴趣,可以确保这些珍贵的遗产得到良好的传承。

结语

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代表着古老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的设计和工艺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和工艺的辉煌。通过保护、传承和学术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些宝贵的文物。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古代钱币黄金邮票的收藏和学术研究中,以推动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七、中国古代有哪些与黄金有关的故事传说、人或事件?

据说,王灵犀是任L州知府身份最卑微的人,他在上任L州知府前,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宫廷面师。但话又说回来,他也是后台最硬的一个人,因为,让他到L州上任是皇上的主意。

  谁都知道,钦宗皇帝有一手妙笔丹青,还在宫里网罗了一大部分擅长丹青的画师,而王灵犀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画师。王灵犀最擅长用工笔画牡丹,画出的牡丹艳丽富贵、独享百花尊崇的气势让钦宗赞赏不已。那一日,王灵犀被钦宗皇帝召入内宫,在后宫,王灵犀看见了让他惊诧的金牡丹,牡丹花朵硕大如碗,花瓣紧簇,金灿灿的,有着皇室无与伦比的富贵气势。这一下,把王灵犀看呆了,仿佛被摄住魂魄。见王灵犀久久没有回过神,钦宗皇帝说:“这就是金牡丹,产在L州府,是宫廷专用贡品,我如果不是见你喜欢牡丹,成痴成嗔,就不会引你来观赏。”

  听了钦宗的话,王灵犀忙叩头在地,说:“臣蒙受皇恩,今日见得金牡丹,就是死,也值得了。”

  钦宗笑笑,说:“今日让你见金牡丹,还有事想与你商议。”

  王灵犀叩拜,说:“臣谨遵圣命。”

  钦宗说:“金牡丹只生长在L州一块叫金沙滩的沙地上,移到别处去,就不会开出金色花朵。”钦宗说,金沙滩不足二亩地,金牡丹是由当地吴氏家族培养出来的贡品。每到三月,金牡丹花蕾初绽,L州知府就用景德镇供奉的瓷盆装上金沙滩的土,选取最饱满的花蕾,将金牡丹移栽到花盆里,细心调理,在牡丹花开一个月前,将金牡丹送到皇宫。由于金牡丹是皇家珍品,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钦宗说:“我听说你极会养牡丹,L州前任知府成姚欢由于在大旱之年敬献金牡丹有功,已经连升三级,调回京城吏部任职,这次,虽然宰相姚鼎文和各位大臣荐举的人选众多,可我认为你还是首选,就由你任L州知府。”

  王灵犀没有想到,他竟然因为画牡丹而踏上仕途。

  “明年,给我带来最好的金牡丹和画作。”钦宗说。

  王灵犀在家稍做准备,就带着老管家房叔上路了。房叔以前也做过官,后因得罪权贵被削官罢职,是王灵犀的父亲收留了他。王灵犀的父亲怕王灵犀不知官场中的事情,在官场吃亏,就专门让房叔帮他。王灵犀不爱张扬,只和房叔两个人带了些细软,骑了两匹好马,径直奔向L州城。在路上,他们遇见许多逃离L州城的饥民,一问才知道,原来L州城已经连续干旱两年,这些灾民因为没有粮食,又加上官差横征暴敛,只好背井离乡,到外面讨饭过生活。

  果然,王灵犀到了L州城,只见L州城里人员凋零,商铺已经歇业一大半,就像一座半死的城市。王灵犀又到乡下转了一圈,发现乡村里有人饿死,而且一天比一天多。王灵犀不由得有些感慨,说:“大臣们都想到L州任职,说L州是个物产丰富的所在,可没有想到,两年干旱竟让L州成了一个人间地狱。”

  “王知府,你应当看看皇上的金牡丹了。”房叔提醒王灵犀说。

  听了房叔的话,王灵犀马上想到,皇上是让他来照看金牡丹的,他马上来到金沙滩。让王灵犀感到欣慰的是,金沙滩上的金牡丹虽然大旱,却因为看花人吴先真的精心照管,金牡丹依旧枝繁叶茂。王灵犀问吴先真说:“先生,已经大旱两年,是用什么办法伺候好这些牡丹的?”

  吴先真笑着说:“我们吴氏调教牡丹,自有一套,不管是从施肥、浇水、修枝,都悟出经验,否则,金牡丹不可能开出这么硕大的花朵。”

  见王灵犀露出赞赏的表情,吴先真对王灵犀说:“王大人,天太干旱,百尺井的井水快干了,请王大人赶快拨款,把百尺井向下再打深一点,否则,金牡丹将不保。”吴先真道出金牡丹的另一个秘密,金牡丹之所以能成金色,不光要种植在金沙滩上,还要先从百尺井打上来水,在太阳下曝晒一天,放到晚上才能浇灌。

  王灵犀听了吴先真的话,面露畏难之色,说:“我刚上任,昨天查了一下账簿,发现上缴朝廷的税款,还差不少呢,现在天干地旱,老百姓都跑走了,哪儿还收得起来呀。明日,等我写个奏折,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免征本地税收三年,还要赈灾十万两白银,来救救L州城的百姓。”

  第二天,王灵犀写了个奏折,上奏朝廷,说明L州的旱情,请朝廷免掉L州三年税负,并且为L州赈灾。奏折写好后,王灵犀为了保险起见,专门让房叔送到汴京。

  眼见L州城的灾情越来越重,天天有人饿死,王灵犀将随身细软变卖,熬粥济民,每天盼望房叔能早日回来,给他带来好消息。

  而与此同时,吴先真也来催促王灵犀,必须给银子打井,可吴先真听王灵犀说身无分文的时候,他叹了一口气,说:“金牡丹倒还能再等几天,只怕这人是不能再等了。”吴先真说他在村庄里看见不少人饿死,如果朝廷再不开仓放粮、拨款赈灾,只怕饥民真的要吃人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房叔总算回来了,除了王灵犀的父亲听说L州受灾,变卖家产,送来五千两白银所购粮食外,朝廷没有丝毫表示。

  房叔说,他到了汴京,就把奏折上报给宰相姚鼎文,可等了几天,奏折却如石沉大海。后来,房叔才通过以前的朝廷旧友得知,他们的奏折被姚鼎文扣压下了,原来,姚鼎文的侄子姚欢正是前任L州知府,姚欢在任时,早就请示朝廷赈灾过,而且,朝廷当时拨了十万两白银救济。

  “那十万两白银到哪儿去了?”王灵犀问。

  房叔叹了口气说:“现在,当官的都想争当L州的知府,说来说去,就是因为这里有金牡丹,可以得到皇上的注意,是升官的好所在。所以,那些人都不惜重金,买通大员。而到了L州任上,他们为了把以前的投入捞回来,就拼命地搜刮百姓,L州本是富庶之地,就是干旱两三年,一般百姓都能承受。可经过官员这些年的盘剥,早就一贫如洗,稍有风吹草动,就经受不起,别说这连续两年的大旱。

  “您惹不起朝廷的那些大员,他们沆瀣一气,还不等你上奏,就会找个理由,把你推上断头台。你还是把你的金牡丹管好吧。”

  “难道我就置L州百姓生死于不顾?”王灵犀困惑地说。房叔说:“办法当然有,只不过就怕您不敢用。”

  王灵犀说:“有什么办法,请您赶快说,只要能救L州百姓,哪怕就是死,我也愿意。”

  房叔说:“您再写一封奏折,就写天旱,需要抢救金牡丹,保管您要多少,朝廷就会拨多少。”

  王灵犀听了,迟疑地说:“朝廷连人都不救,会在乎牡丹花么?”

  房叔说:“你只管写,我保证他们不会再从中作梗,很快就会拨到。”

  王灵犀依照房叔的话,写了封奏折,快马送到汴京,果然,不出十日,朝廷的二十万两白银悉数到位。见钱款到位,王灵犀便吩咐拿银两购置粮食。房叔让王灵犀不要急,一定要拿出五万两白银。

  “要五万两白银做什么?”王灵犀说。

  房叔说:“你要白银救金牡丹的事,姚丞相早就心知肚明,他曾任过L州知府,知晓救金牡丹根本要不了这么多银两,他猜测,你是利用金牡丹的旱情,想贪污一笔银子罢了,所以,你必须拿五万两白银封住他的嘴。”

  王灵犀摇摇头,叹道:“L州城老百姓真是遭受金牡丹之祸了。”

  有了十五万两白银,王灵犀总算解救了L州老百姓干旱之苦。

  不过,第二年三月,到了进奉金牡丹的季节,王灵犀并没有进奉金牡丹,只是给钦宗皇帝写了封请罪的奏折,上书:“臣王灵犀照看金牡丹不力,因为天大旱,百尺井水干涸,金牡丹全部枯死,臣愿领死罪。”

  见了此奏折,宰相姚鼎文没有敢截获,而是把奏折火速呈给钦宗皇帝。钦宗皇帝闻金牡丹全部旱死,震怒异常,立马命钦差赶到L州,果见金沙滩的金牡丹全部干死,钦差只好将王灵犀枷锁回汴京。好在钦宗皇帝爱才,再加上宰相姚鼎文收了五万两的贿赂,替王灵犀多多美言,钦宗皇帝遂命王灵犀不准出汴京城一步,必须为他画一百幅金牡丹图。

  L州没了金牡丹,再没有当官的愿意去了,L州老百姓休养生息几年后,重新焕发生机。原来,王灵犀认为L州百姓所受之苦,在于金牡丹。于是,就和吴先真商量后,故意将金牡丹干死,拯救L州老百姓于水火之中。

  不过,在L州金牡丹干死后,听人说,钦宗皇帝又迷上了归州产的五彩石,归州府成了官员们最愿意去的地方。

  关在家里的王灵犀听了此事,叹了口气,说:“我本来以为是金牡丹之祸,谁知道是人祸啊。”

  没几年,金兵攻破汴京城,听说徽钦二帝被俘,王灵犀将刚完成的百幅金牡丹图烧毁,然后投火自尽。

八、中国古代的黄金期有哪些重要的画家?

1.吴道子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等。

2.倪瓒

倪瓒(1301-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号云林子、幻霞子,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诗人,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倪瓒擅画山水和墨竹,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

3.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

5.张择端

张择端,字正道,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等

九、中国古代最早的黄金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金子是靠自然界产生的,古人发现了金子。 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大意是:中国产金地区,约有100多处,难以一一列举。山石中出产的,大者名叫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为瓜子金。 水沙中出产的大者名叫狗头金,小者名叫麸麦金或糠金。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金

十、黄金cnc工艺的黄金是什么黄金?

答:cnc黄金工艺的意思就是数控机床来制作黄金,也叫做黄金3D工艺。该工艺属于新技术,制成的黄金饰品纯度为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特点是可以一次成型,并且没有焊接点。

cnc黄金工艺可以让黄金饰品的制作速度提升几倍,节约了很大的人工成本,由于该技术加工起来非常的精准,对于黄金的损耗度也非常低。

上一篇:最早使用黄金作为货币的国家? 下一篇:黄金的货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