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金可以成为硬通货?
一、为什么黄金可以成为硬通货?
1.黄金开采数量少,而且难度大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地球的黄金含量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黄金都在地核和地幔之中,离地面大约3000公里,以目前的技术,根本就开采不出来。
而且,地球本身并不具备产生黄金的能力,黄金只有因地壳运动或火山爆发,才会被带到地球表层,才能被人类开采出来,但地表的黄金矿脉纯度都很低,就算是最优质的矿石,一吨也只能提炼出十几克黄金而已。与之相比,白银的产量是黄金的10多倍,而且开采难度低,所以价格不贵,而钻石多是人为炒作的结果,而且人类已经可以用合成的方式制造钻石了,甚至可以批量生产,而黄金目前还无法用人工制作,因此十分的珍贵。
2.黄金可以充当世界货币
此外,黄金比较统一,十分容易辨别,有时候只需要用牙齿一咬就能知道真伪了,而且存放稳定,且都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才能成为“硬通货”。最重要的是,黄金还可以充当世界货币,达到一定的储存量就可以稳定经济,而且黄金的价值波动较小,储存方便,又不会损坏,完全可以作为货币财物来收藏。再加上黄金本身就属于贵重商品,价格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所以在经济危机时,拥有十分卓越的保值和避险功能,当然这些都是“硬通货”的本质属性。
黄金都有什么作用?
1.黄金是很多领域的重要材料
黄金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五金之首,有着“金属之王”的称号,而且还是很多高端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每年的用量大约是200吨。因为黄金具备极高的抗氧化能力,在1000度的高温下都可以做到不氧化、不损耗,而且还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易锻造、易延伸。经过加工后,还可以制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并镀到其他金属的表面上,在制作电子产品的时候能派上很大的用场,这是其他金属都无法替代的。
如此优良的特性,让黄金广泛用于各种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宇航服里面就加入了黄金,因为黄金不仅能抵挡紫外线,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也接近100%,能有效的保证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喷气式发动机中也会加入黄金,因为发动机在启动之后的温度极高,所以只有在合金中进入黄金,才能抵御高温,可见黄金是多么的重要。2.黄金可以做成工艺品
另外,我们都知道黄金还可以用来制作首饰,因为黄金一直都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而且做成的工艺品,靓丽且美观,广受人们欢迎。
黄金还有很强的货币职能,可以用于国际储备,而且易于分割,可以制作成金条、金砖等,有利于储存、交易和携带。甚至还有企业专门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炼黄金,比如手机中就含有少量的黄金,经过一定工序就能提炼出来,这也是很多人高价回收手机的原因。
二、为什么黄金成为镶牙的首选?
黄金的延展性最佳,一寸见方的立体黄金可以压制碾展成如一亩地(约667平方米)面积大小的一块金箔,这样的金箔比蝉翼还薄若干倍哩!我国自古就能够制造碾展金箔的工艺--称为寸果金。寸果金可以单独人药,中医治疗小儿惊风。寸果金还用于制造中药成药丸剂。珍贵的黄金延展性和耐久不变永远及闪闪发光的性质,便于精工细作制成项链、手镯、耳环及戒指…… 黄金经精细加工能够制成与人的真牙解剖外形完全一模一样的金牙。用它可做成牙冠修补缺失牙列,做成嵌体去填补牙洞。在这一类的黄金所制成的假牙外表上再做上一层白色烤瓷,则成为现今世界上最高级的镶牙工艺技术了。这种假牙解剖形态与真牙完全一致,牙齿的尖窝沟嵴都不变形,咀嚼得力,又没有异物感,无不良气味,能传导温热,对恢复发音和协调面容美观均有增进。
三、为什么水银可以溶解黄金成为汞剂?
用水银来炼金属于早期的土法炼金,将金矿石挖出来,必须先将矿石碾碎,再磨成矿石粉,并利用比重原理,用水把碎石跟金砂分离,这只是完成淘金的过程,炼金的过程则更为繁杂。
淘出的金砂必须先以水银“咬金”,就是利用“物理还原法”,把金砂与水银混合在一起,以水银“咬金不咬砂”的特性将金子与砂石分离,再逐步用火烧,回收水银,既环保又节省成本,而后再加入数倍的银,将金子置换出来,最后加热至1300℃,再将纯金溶液倒入金模制成纯金金条。
四、为什么黄金白银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黄金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比银更稀有,所以被赋予更高的价值。从年产量可以看出,白银产量远高于黄金产量。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地球上的银储量比黄金多,因此更容易开采,产量也就自然多了。.金银是世界通用的硬通货,稀少,物以稀为贵作用多,例如装饰等,可保存时间长,不易失去光泽或被腐蚀等
五、北纬27度为什么成为黄金产茶区?
北纬27度绝佳的气候条件,使得茶叶生长迅速且持嫩性强,茶叶芳香物质比例适中、毫香鲜爽、滋味清甜。
作为最适合大部分动植物生存发展的纬度带,生物种类自然最为丰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好,以森林、高山、丘陵等为主,具有完整的自然生态圈,生态环境破坏也较少,森林保护良好,土壤较为肥沃,给优质茶叶的盛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为何黄金不再成为货币?
谁说黄金不是货币?
黄金作为稀有,不可再生资源,被世界各个国家广泛的认可,属于保值货币的一种。
财经新闻经常能看到某某国家增加或减少黄金储备,因为其稀有,不可再生的特性,黄金现在大多用于国家储备,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也可以作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的参考。
黄金的保值特性,使黄金现在成为国家级的交易货币,民间大多作为保值收藏或者装饰,对于流通有很大的不方便,比如单位价值高,数量稀少,各国货币价格不统一等多方面原因,所以现在黄金大多用于国家底蕴的体现,黄金储备很大程度上反应国家经济的状况。黄金算是国际统一认可的货币。
七、什么材料成为软黄金?
鹿茸被称作软黄金。
鹿茸被称为动物界的软黄金,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之所以被称为鹿茸,指的是梅花鹿的雄鹿角还没骨化而带有茸毛。鹿茸被切片后,按照等级依次为腊片、半腊片、特粉片、白粉片、红粉片、血片和骨片等,靠上骨质少又嫩的营养价值越高,也就越值钱。
八、不能维持生存的黄金为什么可以成为货币?
1.一个国家黄金的存储量和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贬值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货币升值,其黄金储备较多的,贬值却不一定说明黄金储备减少;这在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都能找到例子。要知道日元是经常贬值的,为了贸易;中国的例子就无论了吧。反过来,你要说黄金储备多了,货币就升值,那是没有的道理。汇率是购买力的比较,究其实质是经济实力的比较。
2.某人在中国人民银行存储了大量现金,转帐到美国,如果要在美国提现金.美国银行是否需要在中国银行索要等量的黄金。而不是货币。
---也不全是,黄金这样要来要去的,浪费转移成本和保管成本,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用黄金来做交割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国际储备中,除了黄金,还有很多,比如支付单位也是可以的。一般而言,银行系统中,清算,轧平头寸时候才可能用到黄金。
3.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这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有直接关系。
---通俗的讲,经济实力强了,工业发达,购买黄金的能力自然大大增强,而且加工需要大量的黄金,所以经济实力强的自然需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一为金融,而为工业,三为奢侈品。
4. 世界能储存黄金的银行才具备发行货币的权利。
---理论上是可以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当然太大范围了,货币是属于国家强制的,法定的,不是哪个有黄金的银行就可以发行的。其实没有黄金,只要有权力发行货币,马上就有滚滚的黄金来,49年前的中国就是明证。当然了,没有黄金储备的银行发行货币,对使用者来讲是种灾难,元朝、明朝、中华民国都是如此。
5. 美国打伊拉克所需要的军费使得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减少,其货币虽
黄金储备的减少而贬值.
---这个太牵强了,美国每年的军费几千亿,伊拉克战争不是主因,经济发展的迟缓,贸易措施、货币政策才是,美元的地位虽然说已经不能再用美金来形容,但是也不需要黄金来支撑。综合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资本顺差,它是在大量的利用别国的黄金储备,从某种角度来说,中国、日本的黄金储备其实很多是在为美国服务。
九、黄金为什么能够成为一种保值产品?
黄金属于贵重商品,金价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升,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损失,保证资产不会被迫侵蚀。黄金卓越的避险功能,假如发生战争或经济危机,股票、基金、房地产等这些都会受到冲击而黄金则可以独善其中。
黄金市场属于全球市场,几乎没有个人和财团有能力超控左右,所以金价能反映市场实际供求关系指标,股票和房地产都有崩盘的风险,而黄金是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黄金总量已经开采过半,未来供给量只会少不会多了,除非太空飞来一颗黄金行星,但那不一定是好事,物以稀为贵,价格只会水涨船高,所以保值首选黄金。
十、黄金如何成为世界货币?
首先,黄金在古代很有价值
古代冶金技术非常差,而且没有防腐蚀技术,用铁和铜是做不出复杂的器具;如果古人要想制作出精美的器皿,就只能用熔点较低而且本身耐腐蚀的金和银。大家都知道,银器放置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发黑,这也就决定了某些需要长期保存的物件只能用黄金和宝石制作。而古代金银产量极少,这就保证了黄金和白银本身很有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其次,金银尤其是黄金在古代并不适合作为本位货币,贵金属作为货币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产量太少,无法承载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价值太高,难以用于日常交易,进行分割损耗又太大
第三,成色混杂,普通人几乎无法鉴定
产量少不用说了,人类发现的大金银矿几乎都在非洲和美洲,不在古代文明世界的范围内。我国宋代每年向辽国输送十五万两白银,这几乎导致了国内白银枯竭,民间几乎无银可用。
价值太高这一点也不用说了,比如号称中国黄金货币始祖的爱金,每块都在500g左右,价值高达16万人民币;汉代的金饼每枚重250克,价值达8万人民币的,绝大多数的交易中根本用不到。但如果对大块金银进行分割,在分割和重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损耗,这种损耗俗称叫“火耗”,在不贪污的情况下,火耗一般在10%左右,对于金银资源匮乏的古代来说,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成色难以鉴定,这就更容易解释了,别说古人了,哪怕是现在的专家学者,在不借助专业仪器的情况下,有几个人能判断出金银器中黄金白银的具体含量。还拿上文的爱金举例,经现代专业仪器计算,爱金中成色好的含金量可达99%,成色不好的含金量甚至到不了90%,换算成人民币接近两万元啊!
这三个难点,就成了阻止古代社会大规模运用金银作为的货币的重要因素。从秦到宋,咱们国家被广泛接受的交易媒介一直非常稳定——铜、粮和布(丝绸);而金银锭大多只用于顶级贵族和国家间的进贡赏赐,普通百姓别说使用金银了,哪怕见一次银子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这种局面一直到南宋时期才有所改变。
元朝时期,得益于海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外部金银开始输入国内,在加上没有了岁币的负担,银价开始下降,政府和民间开始逐渐使用白银作为交易的媒介,当然也就有了上文所说的火耗。明代,随着西方地理大发现的进行,大量美洲白金输入中国,银价暴跌,白银才开始在民间流行,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元年,一石米的价格是三钱银子,而万历十六年一石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了一两,到了天启年间三两银子都很难买到一石米了。
之前的政府喜欢用钱,无非就是铜矿和铁矿产量比金银矿更好控制;而发现新大陆之后就不同了,从明代开始,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所有贸易必须通过市舶司/十三行,控制了市舶司/十三行就等于控制了国内白银的来源,这样政府自然乐意把白银作为货币。同时期的西方,白银也是最重要的货币。
后来我们熟知的金本位起源于英国,得益于非洲和美洲一系列特大金矿的发现,金价开始下降;这个币制最早由牛顿提出,将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797年,英国宣布铸币条例,发行金币并规定了含金量。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以黄金为抵押发行纸币,英国的金本位正式得以确立,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金本位得以确立,其根本原因不是黄金的稀有,而是黄金产量暴涨而当时世界最为强大的英国恰好控制了这部分产量;如果西班牙是世界第一强国,我估计推行的就是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