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金属价格 > 正文

常见化合价表

发布时间:2025-08-05 21:13编辑:冶金属归类:金属价格

常见化合价表

化合价的概念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例如Zn、C、H2等。

部分元素的化合价

部分元素的化合价

1

H:1,-1

Li,Na,K,Pb,Cs:1

Cu,Ag:1,2,3

Au:1,3

2

Be,Mg,Ca,Zn,Sr,Cd,Ba,Ra:2

Hg:1,2

3

B,Al,Sc,Ga,Y,La,Pr-Lu,Ac:3

In,Tl:1,3

4

C,Si,Ge,Sn,Pb:2,4

Ti,Zr:2,3,4

Ce,Hf,Th:3,4

5

N:-3,1,2,3,4,5

P:-3,1,3,4,5

As,Sb:-3,3,5

Bi:3,5

V,Nb,Ta:2,3,4,5

Pa:3,4,5

6

O:-2,-1,2

S,Se,Te:-2,2,4,6

Po:2,4,6

Cr:2,3,6

Mo,W:2,3,4,5,6

U:3,4,5,6

7

F:-1

Cl:-1,1,3,4,5,6,7

Br,I:-1,1,3,5,7

Mn:2,3,4,6,7

Tc,Re:4,5,6,7

Np,Pu:3,4,5,6,7

8

Xe:1,4,6,8

Ru:2,3,4,5,6,7,8

Fe,Os:2,3,4,5,6,8

Co,Ni,Pd:2,3,4

RhIr,Pt:2,3,4,5,6

9

NH4:+1 PO4:-3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为正。非金属元素跟金属元素相化合时,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但是,当非金属元素跟氧元素结合时,氧元素一定为负价,另一种非金属元素就表现正价了。例如:硫元素,跟金属元素或氢元素化合时硫元素表现负价:

元素化合价常用口诀表(金属显正价,非金属显负价)

一价钾钠氯氢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单质价数都为零。

一价氢氟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价铝,四价硅,

三五价为磷,

一二汞铜,二三铁,

四七锰,二四碳,

二四六硫三五氮,

一五七氯常常见,

单质零价永不变。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

铜贡正二最常见,

单质元素价为零,

正价、负价要分明。

适合初学者的口诀

钾钠银氢正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

二三铁、二四碳、三铝四硅磷五价、铜汞常见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氧硫元素负二价

最后提醒那单质零价别忘啦

如何选择的应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还是方差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 “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

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它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 。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平均数应用比较广泛,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据都有关系,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简单的说就是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在一组数据中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进行判断和掌控,它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可靠性比较差;所以中位数只是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众数着眼对一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它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其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化,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较多,此时用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比较合适,体现了整个数据的集中情况。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有各自的的优缺点:

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都是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量,样本方差或样本标准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数学上一般用E{[X-E(X)]^2}来度量随机变量X与其均值E(X)的偏离程度,称为X的方差。

定义

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若E{[X-E(X)]^2}存在,则称E{[X-E(X)]^2}为X的方差,记为D(X)或DX。即D(X)=E{[X-E(X)]^2},而σ(X)=D(X)^0.5(与X有相同的量纲)称为标准差或均方差。

由方差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常用计算公式:

D(X)=E(X^2)-[E(X)]^2

方差的几个重要性质(设一下各个方差均存在)。

(1)设c是常数,则D(c)=0。

(2)设X是随机变量,c是常数,则有D(cX)=c^2D(X)。

(3)设X,Y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则D(X+Y)=D(X)+D(Y)。

(4)D(X)=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以概率为1取常数值c,即P{X=c}=1,其中E(X)=c。

上一篇:酸能和什么反应? 下一篇:锂电池原材料价格走势在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