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感悟?
一、一五计划感悟?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编制,1953年实施,它将“工业增速、赶超英美”作为口号,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既见力度,更见深度它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一次,于困局中创新局,历史已经铸就。
二、一五计划意义感想?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编制,1953年实施,它将“工业增速、赶超英美”作为口号,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既见力度,更见深度它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一次,于困局中创新局,历史已经铸就。
三、一五计划郑州人口?
297.05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郑州城区和郊区进一步扩大,人口急剧增长,到1957年末,郑州市人口达到76.6万人,比1953年增长2.6倍,平均年递增22.3%。1958年12月,荥阳、密县、登封、巩县、新郑划归郑州管辖,划入人口186.5万人。至1958年底,全市人口为297.0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达76.61万人,相当于1948年的2.92倍。
四、一五计划成果?
一五计划”的成就:
1、生产资料改造: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
2、基本建设:
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有921个,比计划规定的项目增加227个,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产的有428个,部分投入生产的有109个。
他国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建设项目,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
3、工业发展: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
4、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比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5、交通运输:
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6、民生改善:
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五、一五计划规划纲要?
一九五三年,我国仿效苏联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纲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机器制造业,相应发展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适当发展商业,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此方针指导下,一五计划首先重点完成苏联援建我国的一百五十六个大中型企业,为我国工业化奠定基础。
六、一五计划重点城市?
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五”时期(1953-1957年)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出于配合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8个城市,成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一批新工业城市,即八大重点城市。这八大重点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最具标志性的重大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开创、城市规划人才的培养和城市规划制度的建设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七、一五计划工业成就?
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八、一五计划的重点?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九、一五计划的核心?
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一五计划,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其次是国防工业,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冶金工业局第四位,这四大工业合计占了90%。
十、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五”计划五次编制,历时四年
“一五”计划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不断进行修订、调整、补充,经过五次编制,历时四年。
1951年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思想。中央财经委员会根据这个思想,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形成了第一稿。1952年7月形成的第二稿成为向苏联提出援助要求的基本依据。1953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对五年计划进行了第三次编制。同年6月,改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第四次编制。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成立以陈云为主持人的八人工作小组,对“一五”计划纲要草案进行第五次编制。
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了五年计划草案。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主持拟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