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炉与反射炉的区别
一、鼓风炉与反射炉的区别
鼓风炉
鼓风炉是冶金设备中的竖炉。鼓风炉是将含金属组分的炉料(矿石、烧结块或团矿)在鼓人空气或富氧空气的情况下进行熔炼,以获得锍或粗金属的竖式炉。
鼓风炉具有热效率高,单位生产率(床能力)大,金属回收率高,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是火法冶金的重要熔炼设备之一。
分类 按熔炼过程的性质鼓风炉熔炼可分为还原熔炼、氧化挥发熔炼及造锍熔炼等。
按炉顶结构特点,它可分为敝开式和密闭式两类。
按护壁水套布置方式可分为全水套式、半水套式和喷淋式。
按风口区横截面形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和矩型炉。
按炉子竖截面形状可分为上扩型、直筒型、下扩型和双排风口椅型炉。
3.1.3.1 鼓风炉结构
鼓风炉由炉基、炉底、炉缸、炉身、炉顶(包括加料装置)、支架、鼓风系统、水冷或汽化冷却系统、放出熔体装置和前床等部分组成。
炉基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筑成,其上树立钢支座或千斤顶,用于支撑炉底。
炉底 最下面是铸钢或铸铁板,板上依次为石棉板、粘土砖、镁砖。
炉缸 水套壁(或砌镁砖)组成(或称本床)。
炉身 用若干块水套并成,每块水套宽0.8~1.2m,高1.6~5m,用锅炉钢板焊接而成,固定在专门的支架上,风管和水管也布置在支架上。
反射炉
反射炉
reverberatory furnace
一种室式火焰炉。炉内传热方式不仅是靠火焰的反射,而更主要的是借助炉顶、炉壁和炽热气体的辐射传热。就其传热方式而言,很多炉型(如加热炉、平炉等)都可归入反射炉。一般是指有色金属冶炼用的反射炉。反射炉在有色金属冶炼中用途很广,用于干燥、焙烧、精炼、熔化、保温和渣处理等工序。反射炉一直是炼铜的主要设备。炼铜反射炉采用优质耐火材料砌筑,炉顶有拱式和吊挂式两种:拱式炉顶多用硅砖;吊挂式炉顶和侧墙内衬均用镁砖、镁铬砖、铬镁砖或镁铝砖。炉底用镁铁砂(氧化镁和氧化铁)烧结而成。熔炼反射炉宜于处理充分混合的细碎物料,不宜处理大块物料。它对原料和燃料的适应性强,容易实现大型化,成本低;但燃料消耗高,烟气量大,烟气含二氧化硫浓度低,不易回收利用,污染环境,因此,限制了炼铜反射炉的发展。采用富氧鼓风和减少漏风的办法,或采用氧气喷吹装置将精矿喷入炉内的办法,可提高反射炉的生产能力和烟气(SO2)浓度,使SO2得到利用。
二、最简单的铜的冶炼方法
湿法冶铜 CuSO4+Fe=FeSO4+Cu
三、关于铜在各行业的应用
铜在工业中的应用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1) 铜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电力输送 线电缆、汇流排、变压器、开关、接插元件和连接器等。
电机制造 定子、转子和轴头、中空导线等。
通讯电缆及住宅电气线路需使用大量的铜导线。
(2) 铜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电真空器件 高频和超高频发射管、渡导管、磁控管等,它们需要高纯度无氧铜和弥散强化无氧铜。
印刷电路 铜印刷电路需要大量的铜箔和铜基钎焊材料。
集成电路 以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作互连线和引线框架,可以获得 30 %的效能增益。
(3) 铜在能源及石化工业中的应用
能源工业 火力发电厂的主拎凝器管板和冷凝管均使用黄铜、青铜或白铜制造。每万千瓦装机容量需要 5t 冷凝管。太阳能加热器也常使用铜管制造。
石化工业 铜和许多铜合金,大量用于制造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各种容器、管道系统、过滤器、泵和阀门、各种蒸发器、热交换器和冷凝器等。
海洋工业 由于铜不但耐海水腐蚀,而且溶入水中的铜离子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海洋生物污损,因此,铜及其铜合金是海洋工业中十分重要的材料,业已在海水淡化工厂、海洋采油采气平台以及其他海岸和海底设施中广泛应用。例如,海水淡化过程中使用的管路系统、泵和阀门以及采油采气平台上使用的设备,包括飞溅区和水下用的螺栓、抗生物污损包套、泵阀和管路系统等。
(4) 铜在交通工业中的应用
船舶 铜合金,包括铝青铜、锰青铜、铝黄铜、炮铜 ( 锡锌青铜 ) ,白铜以及镍铜合金 ( 蒙乃尔合金 ) ,是造船的标准材料之一。在军舰和商船的自重中铜和铜合金一般占 2 %~ 3 %,如铝青铜螺旋浆、螺栓、铆钉、冷凝管、含铜包覆油漆等。
汽车 铜和铜合金主要用于散热器、制动系统管路、液压装置、齿轮、轴承、刹车摩擦片、配电和电力系统、垫圈以及各种接头、配件和饰件等,每辆汽车用铜 10 ~ 20kg ,小轿车用铜约占自重的 6 %~ 9 %。
铁路 列车上的电机、整流器以及控制、制动、电气和信号系统等都要依靠铜和铜合金来工作。此外,铁路的电气化对铜和铜合金的需要量很大,每公里的架空导线需用 2t 以上的异型铜线。
飞机 飞机中的配线、液压、冷却和气动系统需使用铜材,轴承保持器和起落架轴承采用铝青铜管材,导航仪表应用抗磁铜合金。
(5) 铜在机械和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 除了电机、电路、油压系统、气压系统和控制系统中大量用铜以外,各种传动件和固定件,如缸套、齿轮、蜗轮、蜗杆、连接件、紧固件、扭拧件、螺钉、螺母等,都需要以铜或铜合金减磨和润滑。
冶金设备 连续铸造技术中的关键部件??结晶器。大都采用铬铜、银铜等高强度和高导热性的铜合金制造,电冶金中的真空电弧炉和电渣炉水冷坩埚使用铜管材制造,各种感应加热的感应线圈都是用铜管或异型铜管绕制而成,内中通水冷却。
合金添加剂 铜是钢铁和铝等合金中的重要添加元素。少量铜( 0.2 %~ 0.5 %)加入低合金结构用钢中,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及耐大气和海洋腐蚀性能。在耐蚀铸铁和不锈钢中加入铜,可以进一步提高它们的耐蚀性。含铜 30 %左右的高镍合金是著名的高强度耐蚀“蒙乃尔合金”,在核工业中广泛使用。
轻工业中,铜及铜合金可用于制造空调器的热交换器、钟表机芯、造纸机的网布、辊轮、印刷铜版、发酵罐内衬、蒸馏锅、建筑装饰构件等。
铜不但在传统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而且在新兴产业以及高科技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超导合金的包套、超低温介质的容器与管路、火箭发动机的冷却内村、高能加速器的磁体绕组等。
从铜的总体应用来看,电气、机械工业和建筑业是铜的消费大户。据统计,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占 47.8% ,机械制造业占 23 . 8 %,建筑业占 15. 8 %,运输业占 8 .8 %,其他占 8 %。 20 世纪 90 年代后,西方国家铜消费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例, 1998 年铜消费中,建筑业占 41. 4 %,电器电子产品占 26 .0 %,运输设备 12 .4 %,机械制造 11. 2 %,其他 9 .0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与机械制造业消费的铜占总消费的比例偏高,而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消费铜相对较少。 2002 年,中国的铜消费量达到了 250 万吨,占全球铜消费量的 17 %,从而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
载自:中国有色金属商务网 知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