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有色金属 > 正文

直流输送电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2025-06-19 16:29编辑:冶金属归类:有色金属

一、直流输送电有什么好处?

高压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有以下优点,所以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

一、高压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相比有以下优点:

(1) 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

交流输电架空线路通常采用3根导线,而直流只需1根(单极)或2根(双极)导线。因此,直流输电可节省大量输电材料,同时也可减少大量的运输、安装费。

(2) 线路有功损耗小:

由于直流架空线路仅使用1根或2根导线,所以有功损耗较小,并且具有空间电荷效应,其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均比交流架空线路要小。

(3) 适宜于海下输电:

在有色金属和绝缘材料相同的条件下,直流时的允许工作电压比在交流下约高3倍。2根心线的直流电缆线路输送的功率Pd比3根心线的交流电缆线路输送的功率Pa大得多。

运行中,没有磁感应损耗,用于直流时,则基本上只有心线的电阻损耗,而且绝缘的老化也慢得多,使用寿命相应也较长。

(4)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在交流输电系统中,所有连接在电力系统的同步发电机必须保持同步运行。如果采用直流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由于直流线路没有电抗,所以不存在上述的稳定问题,也就是说直流输电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

(5) 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

用交流输电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时,由于系统容量增加,将使短路电流增大,有可能超过原有断路器的遮断容量,这就要求更换大量设备,增加大量的投资。直流输电时,就不存在上述问题。

(6) 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

直流输电通过晶闸管换流器能够方便、快速地调节有功功率和实现潮流翻转。

如果采用双极线路,当一极故障,另一极仍可以大地或水作为回路,继续输送一半的功率,这也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二、直流输电适用于以下场合:

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送电;不同频率或同频率非同期运行的交流系统之间的联络;用地下电缆向大城市供电;交流系统互联或配电网增容时,作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之一;配合新能源的输电。

二、数控车床进刀量怎么计算?

一、车床G98是每分钟进给,也就是一分钟时间要走多少。如F400一分钟走400MM,G99是每转进给,就是主轴卡盘转一圈的走刀量。如F0。2就是一转就走0。2MM。

二、一般默认是G98。

一、     切削速度(线速度、园周速度)V(米/分)  

1、要选择主轴每分钟转数,必须首先知道切削线速度V应该取多少。  V的选择:取决于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条件等。  刀具材料:  

2、硬质合金,V可以取得较高,一般可取100米/分以上,一般购置刀片时都提供了技术参数:加工什么材料时可选择多少大的线速度。  

3、高速钢:V只能取得较低,一般不超过70米/分,多数情况下取20~30米/分以下。  工件材料:  

4、硬度高,V取低;铸铁,V取低,刀具材料为硬质合金时可取70~80米/分;低碳钢,V可取100米/分以上,有色金属,V可取更高些(100~200米/分).淬火钢、不锈钢,V应取低一些。  加工条件:  

5、粗加工,V取低一些;精加工,V取高些。  机床、工件、刀具的刚性系统差,V取低。  

二、如果数控程序使用的S是每分钟主轴转数,那么应根据工件直径,及切削线速度V计算出S:  S(主轴每分钟转数)=V(切削线速度)*1000/(3.1416*工件直径)  如果数控程序使用了恒线速,那么S可直接使用切削线速度V(米/分

三、轴承是怎么制造的?

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主要有钢球和滚子2类。它们的加工制造过程简要如下:

1.钢球的加工过程, 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 过程为: 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滚子的加工过程 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滚动轴承的知识

第一节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以滑动轴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滚动轴承,其工作原理是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一般由两个套圈,一组滚动体和一个保持架所组成的通用性很强、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基础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在负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各种不同要求。为此,滚动轴承需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是,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

各种零件在轴承中的作用分别是:

对于向心轴承,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运转,外圈通常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起支承作用。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也有外圈运转,内圈固定起支承作用或者内圈、外圈都同时运转的。对于推力轴承,与轴紧配合并一起运动的称轴圈,与轴承座或机械壳体孔成过渡配合并起支承作用的称座圈。滚动体(钢球、滚子或滚针)在轴承内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两个套圈之间作滚动运动,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除能将滚动体均匀地分隔开以外,还能起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善轴承内部润滑性能等作用。

第二节 滚动轴承的分类

1.按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分类

(1) 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

1) 向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向心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

2) 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大于45到90。按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 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轴承。

(2) 轴承按其滚动体的种类,分为:

1) 球轴承----滚动体为球:

2) 滚子轴承----滚动体为滚子。滚子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 圆柱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柱滚子的轴承,圆柱滚子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或等于3 ;滚针轴承----滚动体是滚针的轴承,滚针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3,但直径小于或等于5mm; 圆锥滚子轴承----滚动体是圆锥滚子的轴承; 调心滚子轴承一一滚动体是球面滚子的轴承。

(3) 轴承按其工作时能否调心,分为:

1) 调心轴承----滚道是球面形的,能适应两滚道轴心线间的角偏差及角运动的轴承;

2) 非调心轴承(刚性轴承)----能阻抗滚道间轴心线角偏移的轴承。

(4) 轴承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

1) 单列轴承----具有一列滚动体的轴承;

2) 双列轴承----具有两列滚动体的轴承;

3) 多列轴承----具有多于两列滚动体的轴承,如三列、四列轴承。

(5) 轴承按其部件能否分离,分为:

1)可分离轴承----具有可分离部件的轴承;

2)不可分离轴承----轴承在最终配套后,套圈均不能任意自由分离的轴承。

(6) 轴承按其结构形状(如有无装填槽,有无内、外圈以及套圈的形状,挡边的结构,甚至有无保持架等)还可以分为多种结构类型。

2.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 轴承按其外径尺寸大小,分为:

(1) 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

(2) 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

(3) 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

(4) 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

(5) 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

(6) 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mm以上的轴承。

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基本生产过程

由于滚动轴承的类型、结构型式、公差等级、技术要求、材料及批量等的不同,其基本生产过程也不完全相同。

一、各种轴承主要零件的加工过程:

1.套圈的加工过程: 轴承内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或管料(有的棒 料需经锻造和退火、正火)----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精研或抛光----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待合套装配〉

2.钢球的加工过程, 钢球的加工同样依原材料的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挫削或光球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三种,热处理前的工序,又可分为下述二种,整个加工 过程为: 棒料或线材冷冲(有的棒料冷冲后还需冲环带和退火)----挫削、粗磨、软磨或光球----热处理----硬磨----精磨----精研或研磨----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3.滚子的加工过程 滚子的加工依原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热处理前的工序可分为下述两种,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车加工或线材冷镦后串环带及软磨----热处理----串软点----粗磨外径----粗磨端面----终磨端面----细磨外径----终磨外径----终检分组----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4.保持架的加工过程 保持架的加工过程依设计结构及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下述两类:

(1)板料→剪切→冲裁→冲压成形→整形及精加工→酸洗或喷丸或串光→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2)实体保持架的加工过程: 实体保持架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车加工前可分为下述四种毛坯型式,整个加工过程为: 棒料、管料、锻件、铸件----车内径、外径、端面、倒角----钻孔(或拉孔、镗孔)----酸洗----终检----防锈、包装----入库〈待合套装配〉。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过程:

滚动轴承零件如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经检验合格后,进入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其过程如下:

零件退磁、清洗→内、外滚〈沟〉道尺寸分组选别→合套→检查游隙→铆合保持架→终检→退磁、清洗→防锈、包装→入成品库(装箱、发运〉。

第四节 滚动轴承的特点

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比滑动轴承小,传动效率高。一般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为0.08-0.12,而滚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仅为0.001-0.005;

2.滚动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适于大批量生产和供应,使用和维修十分方便;

3.滚动轴承用轴承钢制造,并经过热处理,因此,滚动轴承不仅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省制造滑动轴承所用的价格较为昂贵的有色金属;

4.滚动轴承内部间隙很小,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较高,因此,运转精度较高。同时,可以通过预加负荷的方法使轴承的刚性增加。这对于精密机械是非常重要的;

5.某些滚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因此,可以简化轴承支座的结构;

6.由于滚动轴承传动效率高,发热量少,因此,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润滑维护较为省事;

7.滚动轴承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空间任何方位的铀上。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滚动轴承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

1. 滚动轴承承受负荷的能力比同样体积的滑动轴承小得多,因此,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大。所以,在承受大负荷的场合和要求径向尺寸小、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如内燃机曲轴轴承),多采用滑动轴承;

2. 滚动轴承振动和噪声较大,特别是在使用后期尤为显著,因此,对精密度要求很高、又不许有振动的场合,滚动轴承难于胜任,一般选用滑动轴承的效果更佳

3. 滚动轴承对金属屑等异物特别敏感,轴承内一旦进入异物,就会产生断续地较大振动和噪声,亦会引起早期损坏。此外,滚动轴承因金属夹杂质等也易发生早期损坏的可能性。即使不发生早期损坏,滚动轴承的寿命也有一定的限度。总之,滚动轴承的寿命较滑动轴承短些。

可是,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相比较,各有优缺点,各占有一定的适用场合,因此,两者不能完全互相取代,并且各自向一定的方向发展,扩大自己的领域。但是,由于滚动轴承的突出优点,颇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目前,滚动轴承已发展成为机械的主要支承型式,应用愈来愈广泛。

上一篇:写事的文章怎样概括主要内容 下一篇:泛黄和上霉点的衣服要怎么洗干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