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铁蚀刻不锈钢原理?
一、氯化铁蚀刻不锈钢原理?
不锈钢原理:利用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在酸性的溶液里跟被蚀刻的不锈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金属离子脱离工件进入溶液完成蚀刻过程,将不锈钢表面腐蚀,三价的铁元素变成比较稳定的二价铁元素。
二、滑石粉清理蚀刻不锈钢方法?
1、可以用双飞粉也称滑石粉来清洁,直接用干抹布蘸取一点粉料,在生锈的地方擦一下就可以了,就可以轻松将生锈的地方除去,使不锈钢台面看起来亮丽如新。
2、还可以用去污粉来清洁,去污粉是使用不能用干抹布,要用湿布蘸取,在生锈的表面涂抹,然后再用水洗一下就能干净啦!
3、还可以用牙膏来清洁,将牙膏挤在生锈的地方抹开均匀,然后用干抹布反复擦拭,就能将不锈钢台面生锈的地方清洁干净。
三、三氯化铁蚀刻不锈钢原理?
三氯化铁蚀刻不锈钢技术或称金属蚀刻方法,其化学原理就是利用三氯化铁水溶液作为腐蚀剂与金属反应:
2FeCl 3 + F e= 2FeCl2
2FeCl3+Cu=CuCl 2 + 2FeCl 2
在氯离子和氧化剂共存的条件下就可以发生金属腐蚀。 FeCl 3 作为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其腐蚀作用取决于 Fe 3 + + e → Fe 2+ 反应的氧化还原电位( 0.77V ),加之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且 PH 值低、酸性强,所以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倾向。
四、蚀刻不锈钢的气体对人有害吗?
蚀刻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主要是蚀刻液中酸性物质的挥发以及分解,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身体肯定是有害的。
蚀刻,通常所指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photochemical etching),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五、三氯化铁溶液蚀刻不锈钢出现毛刺怎么解决?
你好,蚀刻后的轮廓出现锯齿,以我的经验,主要问题蚀刻液的问题。
一般来说当蚀刻液的寿命接近淘汰时才会出现边缘发毛,底面不平整的情况。
当然,刚刚新配制的蚀刻液蚀刻效果也不是非常理想,为此我们常常在新配制的蚀刻液中加入适量的旧液进行老化处理。
根据以上你的介绍,我分析是你的蚀刻液浓度过大,温度也有些偏高,过高的浓度以及温度很有可能对保护膜的边缘造成损伤,从而造成锯齿的产生。
正常来讲三氯化铁蚀刻液的波美度在38-40度时蚀刻速度以及效果比较满意,很多朋友误以为浓度越大蚀刻速度就越快,事实上并非如此。
如果是采用设备来蚀刻的话,更有必要把浓度降下来,夏天的话温度室温就行了。
如果采用手工蚀刻,温度可以适当提高,注意采用合适的方法增强蚀刻液的流动性。
希望以上的分析对你有所帮助。
六、请教关于手工氯化钠电化学蚀刻不锈钢的原理,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感光,蚀刻、去膜、清洗)?
电解蚀刻实际就是电解某种金属材料,如电解铜、铁等。具体做法是将要蚀刻的制件做阳极,用耐蚀金属材料做辅助阴极。将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辅助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当电流通过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时,在电极的表面及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化学反应,利用这种反应将要溶解去除的部分金属去除,达到金属腐蚀的目的。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流的通过量与金属的溶解量成正比,也就是被蚀刻的金属越多,消耗的电量就越大。根据电化学原理,电解蚀刻装置的电源接通后,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辅助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关于手工涂抹液态感光油墨,你需要用一块小刮板,将感光剂倒在物体表边后,用刮板慢慢的刮散,直至其均匀分布。
感光的时间根据曝光的光线、不同的感光油墨、温度都有关,这个需要你自己慢慢试验,建议以2分钟为基数,多做几次曝光试验。
蚀刻也是一样,根据电流、物体大小不同,时间也不一样,需要多摸索。
七、304不锈钢蚀刻配方?
1.配方要求:蚀刻深度在0.25--0.5mm
2方法
市场上有没有成品不锈钢蚀刻夜? 商品名或成分是在不锈钢管上腐蚀图案用。
HCl\HF混合液。
再给你两个:
1.HF+HNO3+甘油
2.CuSO4+HCl
具体配比不说了
HCL(38%) 210g/L
HNO3(68%) 200g/L
HF(40%) 200g/L
CH3COOH(99%) 20g/L
Na2HPO4.12H2O 10g/l
温度50-55度,处理时间3-8分钟.刻蚀深度0.1-0.25mm,处理后用碱水清洗、热水冲洗,烘干或晒干后钝化,以防刻蚀部位进一步腐蚀,为了美观一般还要电解抛光。
此外工业方法有化学刻蚀和阳极溶解两种方法进行刻蚀。
原料:
感光胶:二苯甲酮(光敏剂)、不饱和树脂(成膜剂)、有机溶剂。显影粉,去皮水,焗漆。
刻蚀液配方:
FeCl :400~500g/L
H PO :20~30g/L
HCl:80~120g/L
再生剂(H O ):适量
电解液配方:
KCl:10%~18%
HCl:5~10g/L
刻蚀工艺:
(1)上感光胶
工业上是用喷枪喷涂或150目的尼龙丝网,用上浆器刮涂感光胶在工件表面,但此方法在实验室难以实现。本实验是用天那水按1:3将感光浆稀释,再用丙酮调成极稀浓度,用喷壶喷淋在工件表面。待丙酮挥发完全后,放入烘炉,在80℃下烘30min。
(2)曝光、显影、封边
将制作好图案的黑白胶片平放在感光胶表面,在紫外光灯下曝光2~3min,曝光后马上放入显影液中显影,未感光部分溶解,露出部分不锈钢表面。显影后用清水冲洗,晾干。然后把不需要刻蚀的底面和边沿封好保护。
(3)刻蚀
A) 阳极溶解刻蚀
电解法刻蚀不锈钢电解液对工艺影响较大,要求能在电场作用下对阳极金属产生阳极溶解而不产生钝化膜, 还要有电导率高、流动性好、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工业上采用10%~18%的NaCl溶液,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加入NaNO3、NaClO3、H 等。本实验为了加快反应速度,以KCl代替NaCl。同时,由于生成的Fe (Fe )在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淀影响进一步刻蚀,故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HCl,以控制溶液的pH值。
B)FeCl 化学刻蚀
FeCl 化学刻蚀的主要反应式是:2Fe + Fe 3Fe ,Fe +2H Fe +H 。工业上通常是利用耐酸泵把FeCl3加压后喷射到放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工件上。往下喷射的水流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工件刻蚀方向垂直向下。且工件放在传送带上,可实现连续加工。
在刻蚀工程中,要得到线条明晰,刻痕深的图纹,必须控制好刻蚀的时间和温度,刻蚀温度太低或时间太短,刻出的图案模糊,不深;温度太高、时间太长,感光胶和不锈钢的结合力下降,在要刻蚀和非刻蚀的交界处可能出现感光胶脱落,导致图案边缘模糊,影响整体效果。本文得出最佳的刻蚀温度为55~65℃,刻蚀时间为45~60min。
脱皮
刻蚀好的不锈钢片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放入脱皮水中浸泡30min,使覆盖在工件上的感光材料全部脱落,露出未被刻蚀的工件表面。
后期处理(上色、打磨)
上色:按照所需的效果,把焗漆填充到刻好的图纹上,放入烘炉中,50℃下烘干,可获得鲜明的色彩效果。
打磨:用金相砂纸对刻好的工件进行打磨,可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程度,获得镜面效果。还可以通过机械、化学抛光的方法对工件作进一步的加工,以获得更好的装饰效果。
八、不锈钢蚀刻加工有多深?
不锈钢蚀刻也称光化学蚀刻(photochemical etching),指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半蚀刻产品深度可控,最浅深度可达0.05mm,直至蚀刻穿。深度精度公差可达+/-0.005mm。
九、不锈钢中的蚀刻?
主要用于广告行业,以前各行政单位的牌子都是用不锈钢腐刻做的。不锈钢腐刻,就是让不锈钢一部分腐蚀然后形成凹槽显示立体感,具体生产方式为:在不锈钢板上铺上刻好字的不干胶(以前是涂蜡),将有字的部分撕掉,然后用浓盐酸反复腐蚀有字的部分最后用清水将参与盐酸洗掉、喷漆就可以了。
十、不锈钢蚀刻水配法?
三氯化铁蚀刻液:三氯化铁(40-45)度Be 65%、双氧水10%、氢氟酸25%。温度30-35度。 钛金板蚀刻液配方:12硝酸25%、三氯化铁45度Be 25%、水50%。湿度30-35度。 注意:不锈钢材料的成份不同所采用的蚀刻液配方也应有所不同。